探索探究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探究要求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22114 浏览:968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会严重制约课堂教学整体质量,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课改的热潮。本文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改倡导一个新的教学方向:激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的理解、自主解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求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和感受。这些理念无疑是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清泉,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但是在实施新课改中,有的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放弃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好像只有通过“读书找难点—合作解疑惑”这样的讨论课才可以彰显出对新课改的实践。认为一堂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就是教师的“少”讲以及学生课堂讨论的“多”和“激烈程度”来作为评价标准。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来进行思考,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应教什么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学总是紧抓教材,紧扣教参,对教材的内容认真对待,对教参奉若神明,导致语文的课堂教学总是存在内容太过于“全”的状况,一堂语文课,教师从文本的生字词开始,包括划分段落、句子分析、总结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等等,把一篇课文讲的面面俱到,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讲,学生却早就厌倦,课堂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其实只要教师对文本的内容以及教参进行恰当的删减,依照学生的情况作出教学安排,重视学生的个性和教学的情境,而不是盲目的照搬专家方案,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机、活泼,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教学的重点。一篇文章要学习的内容有很多,需要挖掘和把握的重点也很多,但是要找准一个确切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十分的细心,设定许多教学目标,上课时,引导学生去完成一项一项的目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教学的过程和目标都有了,学生却糊涂了。所以无论上哪一节课,都要有属于本节课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依照学生的能力,依照课堂对知识的反馈等去进行修正和设立的。
在进行《琵琶行》这一课时,在序言中有“铮铮然有京都声”,其中的“京都”两个字,对于怎么理解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琵琶女的天涯流落之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万缕千丝的关系?从这一问题点放射开来,就会直接和文章的主旨相关联:对于诗人来说,“京都”意味着什么?琵琶曲中的京都之声为何会让诗人如此动情?为什么最后会“江州司马青衫湿”?由此可见,只要抓住一堂课的基点,由点到面,层层深入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源于:www.618jyw.com
是我们展开教学很好的着力点,还是可以引起学生思维的触动点。

二、课堂教学应该怎么教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果、有质量,“亮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亮点”不仅会激活整个课堂教学,还可以使学生激起学习的,使得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教学的“亮点”可以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在课堂中随机生成。那么,教学活动中的“亮点”究竟在什么时候带出来比较合适,又需要设置在哪个环节?这些都可以充分的考验出教师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和智慧。

1.在统领全文处设置亮点

因为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他们在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经常不知从哪里着手,这就要求教师综合自己对课文的研究,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与课堂内容深度之间相重合的地方,给学生提供思维的触发点,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亮点(学生感兴趣,同时又是文章的重难点之处)。努力使问题问的新颖、巧妙,产生出“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抓住某一个场景,某一个关键的句子,某一个重要的细节等等,由此来贯穿全文内容,找好教学的切入点,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殿堂中轻松成长,这样的方法比教师大包大揽的课堂教学要生动有趣的多。

2.在导入时设置教学的亮点

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在中学生阶段,他们的形象思维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学生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容易感兴趣,而不愿意接受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在教学中,我认为进行课前导入时设置亮点不失为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方法。教师在紧扣教学重难点情况下,依照学生的心理以及对教学内容巧妙的运用,能激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花火。

3.教师要在突破课堂困局时设置亮点

因为语文课堂教学是动态性的教学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的本身充满着无数的“变量”,课堂教学中的“突变”是教师不能完全预设的,而这些“突变”常常又是教学的亮点所在。就像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说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的行程。”对于生成性的教学目标,教师不应该忽视,只有努力唤醒学生思维,才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成为课真正的主人。

4.教师应在探究质疑以及存在争议处设置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有的问题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课堂随机生成的;有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看法,临时形成的,这时教师能否依据文本的中心,进行合适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在进行《阿Q正传》的时候,当问到大家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理论是如何看待的,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一方的同学对此抱着欣赏的态度,另一方却是嗤之以鼻。对于这样的结果,如果放任学生去争论,那么课堂教学就只是学生在打嘴仗,这时教师就要把握课堂的主动权,主动的提出问题:作者创作本篇文章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假如让大家重新定义“精神胜利法”,你们会怎么概括它的新内涵?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回归教材、感悟情感、领会内涵的过程,提问的亮点要具有促进思考、引导学习的作用。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有效性教学不仅是教学理念更是策略,对教师充满着挑战。怎么实施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设计个性的教学,独创自己的教育风格,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杨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李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J].华章,2011(13).
[3]游德发.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4]余银超.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高曼丽.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