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中国画课程设置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10391 浏览:441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与主要表现形式,高等师范教育是传承和普及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高师中国画课程的价值体现为传承中国画文化精华,培养“文之艺”的中国画文化人与文化人的中国画,普及全民族高尚的审美理想。然而,在一百年来的高师美术教育中,中国画课程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重要性在日益消解。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高师中国画课程成为“技术性”学科?为何始终缺少探讨高师中国画课程的文化本性,以及它对于塑造完美人格的价值?在美术学科实利性目标的追求下,中国画课程一度成为西方实用技术课程的附庸,一直游离于高师美术课程体系的边沿,远景|教学论文范文|堪忧。本论文通过历史回溯,比较与分析国内三所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课程设置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经验,找到问题的存在: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偏离了师资培养的轨道,是中国画教学出现困境的重要原因;课程内容安排不公道,重技轻理,是高师中国画课程设置的具体表现;课程结构的线性逻辑呈现茧化的趋势,是中国画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高师中国画课程价值熟悉不足,是阻碍中国画课程发展的根源。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教育论文网|,高师中国画课程应将师范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作为终纵目标、将学科经典性知识技能的传承为重要手段,以课程的生态性建构为实现终纵目标的主要途径,建立以课题为核心开放性的高师中国画课程,在课程的整体上包含中国哲学、美学、文学、绘画理论、学科知识与技艺,打破以技法为中心的狭隘课程观,以“文【关键词】:高师中国画课程设置生态性
【论文提纲】:摘要2-4Abstract4-7导论7-10(一)、课题的缘起与研究目的7-8(二)、关于高师中国画课程8-9(三)、研究内容设计9(四)、研究方法9-10一散落的明珠—高师中国画课程的价值10-14(一)“经典”传承的历史使命10(二)“文之艺”的绘画观10-12(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12-14二历史的影子—高师中国画课程的回顾14-20(一)高师美术课程的确立14-15(二)高师中国画课程的发展15-201、两江师范学堂的中国画课程15-182、民国时期高师美术课程状况183、新中国高师中国画课程发展18-20三在仿徨中前行—高师中国画课程的现状分析20-36(一)高师中国画课程的实然状态20-311、大陆高师院校中国画课程比较20-272、港台地区高师院校中国画课程分析27-303、小结30-31(二)课程实践走向中异化的归因31-361、培养目标的偏离31-322、课程内容重技轻理323、线性的课程结构32-334、历史与社会的影响33-36四寻求超越之路—高师中国画课程的生态性建构36-52(一)当代美术课程发展趋势36-411、生态性课程观36-382、相关范例研究38-41(二)高师中国画课程的生态性建构41-521、课程的目标确立41-422、目标体系下的课程内容选择42-443、以课题为核心的内容整合44-504、建构开放的课程结构50-52结论52-53参考文献53-55附录55-75附录一: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选科课程表55-56附录二:各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课程计划56-73附录三:高师中国画课程设置问卷73-75致谢75-76研究生在学期间个人科研成果目录76-7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