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引导者保护学生鲜活个性试述做学生成长引导者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13184 浏览:501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校园本是一个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花园,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呵护花儿的成长,欣赏花儿的天性和品性,是教师的本分和天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发展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培养成我们需要的人?这些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注人性、追求个性是必然的趋势和结果,所以保护学生的鲜活个性成为教师永远的功课。

一、用心去发现学生

作为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尽力去观察、了解学生,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比如,有的学生下课喜欢画画,对这样的学生要给他们更多机会,可以把班上出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他们,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绘画才能;有的孩子与同学玩时主意特别多,其他同学都愿意听从,这样的学生适合当班干部,说不定长大了适合搞管理;有的学生没有人跟他玩就捣蛋,对这样的孩子更应多的关心,让他尽可能地融入集体,教会他们与人相处;有的学生朋友特别多,能在短时间里与陌生人混得很熟,这样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会更强,长大了可能是优秀的外交家或市场营销员。我们老师不应该以学习成绩来定胜负、下结论、分好差,相信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多包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用心去与学生交流

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谈话是与交流最常见的方法。教师每天都在与学生交流,但内容是否真实,就要看老师是不是用真心和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师生间心灵相通了,教师的管理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1.通过日记和作文与学生交流

学生的日记和作文是我们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窗口,日记中有学生的真实情感,作文中有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现实立场和理性视角。记得一个住校生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开学了,我又要住到学校里了。虽然在学校里有许多同学一起玩,可我还是想妈妈。如果妈妈不用去打工,那该多好啊!
从这短短的几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到孩子对妈妈的思念和无奈。是呀!哪个孩子愿意与妈妈分开呢?哪个妈妈又不想孩子呢?当老师的我们就更应该帮助孩子,用更多的关爱填满他们内心的空虚。

2.通过心愿墙与学生交流

师生之间如果缺少沟通与交流,学生就没有集体意识。班级管理就不能落到实处,长此以往,有可能小疾成大患。在教室里设置“师生心愿墙”能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学生有什么想对老师或者对同学们说的话都可以写下来,贴在心愿墙上。内容不限制,如给老师的建议、给老师提意见、作业多、作业难、有难题、 同学间纪律问题、希望开展的活动、卫生问题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我的心愿》:下课了,同学们总是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却都不带我,我感到很孤单。如果我哪里做得不好,请告诉我,我会改的,我希望做你们的好朋友。
另一个学生写道:
老师们:快放假了,现在进入了紧张的复习时间,每天都有许多作业,昨天语文、数学、英语老师都留了许多作业,我到晚上10点才做完。希望老师们每天留作业前能相互沟通一下,不要布置太多作业,否则我们会很累,得不到好的睡眠对我们的学习与成长都不利,请老师们理解。
这些话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反思,也是学生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更有利于班级管理。

3.通过个别谈话与学生交流

对于一些内向,对自己要求不严的学生来说,就需要老师找他个别谈话,因为这样的学生不主动与人交流,需要个人谈话,了解他(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敞开心扉,并经常鼓励。
这些都是我们与学生交流的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把握好了,我们与学生的距离就会更近。

三、为学生搭建生动的舞台

每一个学生都在发展,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搭建一个个舞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更自信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如举行绘画比赛,我们把获奖的作品贴在学校的艺术长廊里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让所有的学生天天欣赏;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展故事大王评比、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擂台;第二学期开展书法擂台、象棋比赛、辩论会、主题队会;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进行文艺汇演,元旦举拉OK大赛。这些舞台的搭建不仅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也能发现学生智力、心理和性格上的欠缺,为我们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弥补学生缺憾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为学生创设向善的机制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表彰激励机制,激活学生向上的潜能。在班里设立日常功劳簿,由一个学生专门负责管理登记。将班上同学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好的行为都进行登记。如作业书写进步,为集体做了一件好事,上课教师表扬一次,获得一次奖项,考试明显进步等。老师每天翻阅及时表扬。当学生犯了错误时,这些优秀记录能抵消一些惩罚,如果不犯错的话就作为评优的评分。这样学生就会更重视平时的行为,能让班上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
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