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生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兴趣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4255 浏览:99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在认识上有着很大的误区。对历史没有兴趣,也就没了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教学质量了。历史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指导学生明确动机、端正态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历史兴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674-9324(2013)36-0090-02
宋朝程颐说过:“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深有感触。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在认识上有着很大的误区。在学校,历史被规划在副科一类,不受重视。再加上中招历史是开卷考试,到时候翻书就可以了。总之,学生对历史没有兴趣,没兴趣,也就没了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教学质量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历史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此问题,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历史教师要有角色意识

“打铁先要自身硬”。历史教师必须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只有精通本专业知识,博大精深,才能深入浅出,征服学生的耳朵,让他们乐意跟你走。教师要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患难:要为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感动;要为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牺牲精神激愤;要为卖国贼汪精卫的无耻行为感到愤慨……也就是说,教师只有走进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的氛围中,唤起学生的,为其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动机,使学生“想”学

学习动机是保证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动机明确学生学习才有内在动力,学生只有想学才可能学好。但在学生心目中,对历史学习存在偏见:①受旧观念影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历史自然不受欢迎;②不懂历史这门课的内涵,认为历史就是讲一些陈年往事,供人们在茶余饭后聊聊天的,与现实联系不大,毫无用处,不愿意学。事实上,个人的进步需要从人生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人类的进步都是站在历史肩膀上的跨越与飞跃。在上课时,我会引用“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伟人学史重史用史的故事,以及当今的时事热点问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题来说明历史在认识社会、判断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使学生对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学生既能品到历史的趣味性,又为学生架起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桥梁。这样,学生的学史“”也在此过程中潜滋暗长。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学生要有兴趣地学习,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的。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成才。
1.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
2.要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性的激励作用显而易见,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要关照到所谓容易被老师遗忘的“角落”,给他们每个人参与教学的各种机会,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3.“教育有法,但无定法”。不论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都必须符合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启发式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如讲《战略大决战》时,我将三大战役的兵力部署、战场范围、战场规模,以及“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战场指挥艺术生动地描绘出来,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里,轻松掌握知识要点。
4.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历史课由于讲述的是过去,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特别是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我们可充分发挥其优势,强化文字与图像、声音的结合,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构建图文并茂的画面,无论是对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比平面的文字、单调的讲解要有效得多。如《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大部分学生看过课文后,觉得没有前四次反“围剿”的内容;遵义会议后,恢复在军事上的指挥权后,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几次重要的战事,书中却写得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兴趣全无。如果照着书本内容上课,上课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这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大量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精彩图片放映出来,在讲到强渡大渡河之时,播放一小段视频,效果就非常好。

四、开展好第二课堂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展开多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外出参观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参观信阳博物馆和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信阳号称“江南北国,北国江南”,豫风楚韵,是中原地区的南大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利用本地历史人物孙叔敖、息夫人、魏延、司马光、杨靖宇、许世友等的事迹激活课堂教学,追溯历史渊源,还原历史本色。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影视资料方面,我们时常关注电视电影上的有关资料,如有与历史相关的就及时组织学生观看,我们讲到抗日战争时,就利用课余时间让同学们观看电影《金陵十三衩》、《审判》,通过类似的历史第二课堂活动,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这不正是新课程提倡的吗?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把兴趣当作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入库寻宝,化繁为简,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