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6728 浏览:228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作为教育思想史、妇女史与社会史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是近年来中外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亦是关乎女权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关系的切入点,更是解读近代女子教育制度化的基点。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周南女校(1905—1938)在湖南乃至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及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曲折发展及复杂面相,女子教育思潮、性别文化、社会观念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以期将周南女校更深地内嵌于近代中国的整体历史中,进而展现近代女子教育思潮的历史演变。近代中国遭遇千年之大变局,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时代主题。“兴女学”作为一种文化符码被纳入精英知识阶层的话语系统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之中,周南女校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下创办,其发展历程与近代女子学制改革、女权运动以及民族主义运动相始终。在一定意义上讲,周南女校既是女权主义与民族主义磋商与较量的演练场,也是近代女子教育思潮演变的缩影。但面对多种因素的纠结与抵牾,周南女生不是纯粹的被动者,她们适时而自主地选择通过建构责任话语来建构其主体身份。随着“兴女学”被建构为民族国家话语,对女性形象的重新界定和身份定位随之开启。“贤妻良母”就是在这一语境下从日本引入,进而衍生出“女国民”、“男女教育同等”、“新女性”、“母性主义”等新名词,它们或代表一种妇女形象,或一种观念,甚或一个隐喻。这些新名词一旦遭遇女子教育,很快就融合成诸种女子教育观。自戊戌维新至抗战前后,贤妻良母论、女国民论、男女教育同等论、新女性教育观和母性主义依次登场,它们或重叠变迁,或嬗变,或冲突,汇成近代女子教育思潮的整体流变,决定着女子教育的发展方向。周南女校因其私立性和地方性,其教育宗旨与主流女子教育思潮时而吻合、时而疏离,呈现一定的独特性。近代女子教育的最大获益者无疑是知识女性,教育使她们视野开阔、学识增进、能力提高,终极导致以知识女性群体崛起为标志的性别结构的改变,由此开启了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过程。觉醒了的知识女性开始批判性地审视女子教育宗旨,使占主导地位的贤妻良母论不断遭到质疑和批判,甚至被突破乃至超越。女子教育思潮既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铺设平台,而接受了教育的女性反过来又成为推动女子教育思潮演变的有生气力|教学论文范文|,两者构成良性互动。本文以活跃于民国时期的地方性女学堂“周南女校”及学习生活于其中的女生为表述对象,采取个案研究路径,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兼顾地域、阶层、性别、时代等差异,运用思想史、妇女史和区域社会史等多学科交叉方法,把解读周南女生自办刊物、书信、日记、作业、回忆录等文献史料与口述访谈相结合,多面向、多层次地展示其校园生活及社会表现,凸现其主体性与能动性。这种以“小历史”补以往“大历史”之不足的研究取向,既扩展了研究领域,又有助于新的史学观念与理论框架的建立。【关键词】:周南女校女子教育主体身份近代中国
【论文提纲】:摘要5-6Abstract6-11第1章绪论11-271.1问题的提出11-141.1.1选题缘由11-131.1.2选题意义13-141.2文献综述14-221.2.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4-181.2.2海外湘关研究综述18-201.2.3文献分析20-221.3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22-271.3.1研究思路22-231.3.2研究方法23-251.3.3基本框架25-27第2章历史语境:女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互构与碰撞27-562.1女权学说的传入及西方女权主义“本土化”27-402.1.1女权学说的传入27-292.1.2西方传教士对男女平权观念的输入与示范29-312.1.3“倡女权”作为现代性象征之一进入主流话语31-352.1.4西方女权主义“本土化”35-402.2女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话语互构40-452.2.1女权主义与民族主义互构的动因40-432.2.2互构的标识:“兴女学”43-452.3女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话语碰撞45-562.3.1对民族主义态度的反思45-482.3.2女权主义与民族主义碰撞的根源48-492.3.3碰撞的关节点:女子教育宗旨49-502.3.4“贤妻良母”与反“贤妻良母”的论争50-56第3章“贤妻良母”与“女国民”的纠缠:从周氏家塾到私立周南女子师范学校(1905-1916)56-953.1清末民初中国女学堂的兴起与发展56-713.1.1早期传教士的兴女学活动及积极影响56-593.1.2清末民初中国的自办女学59-653.1.3“贤妻良母”与“女国民”的纠缠65-693.1.4“女国民”思想的践行69-713.2湖南新式教育与湖南早期女学堂71-793.2.1湖南的新式教育71-723.2.2湖南女子教育的肇始72-793.3周氏家塾拓荒者及草创历程79-843.3.1朱剑凡生平及周氏家塾的缘起79-823.3.2周氏家塾的草创82-843.4从周氏家塾到湖南私立周南女子师范学校84-953.4.1办学宗旨及校训85-863.4.2教育管理86-913.4.3课程设置91-933.4.4活动93-95第4章由“贤妻良母”到“男女同等教育”的嬗变: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1916-1920)95-1324.1新文化运动时期妇女解放思想与女子教育观95-1064.1.1妇女解放道路的探寻95-984.1.2先进知识分子对男女教育同等的推动98-1014.1.3由“贤妻良母”到“男女教育同等”的嬗变101-1064.2湖南教育界状况及对男女教育同等推动106-1154.2.1新文化运动前期湖南教育界状况106-1094.2.2湖南各界对男女教育同等的推动109-1144.2.3湖南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114-1154.3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115-1234.3.1转型时期(1916-1919)115-1184.3.2发展时期(1919-1920)118-1234.4周南师生共同介入社会变革123-1324.4.1朱剑凡的活动123-1264.4.2同为国民同担责任:女生介入社会改造126-132第5章“新女性”的登场:湖南代用女子中学(1920-1927)132-1765.1国民革命时期妇女运动与男女同等教育权的初步实现132-1485.1.1国民革命前多元并存的妇女运动132-1365.1.2国民革命时期两党对妇女运动的新诠释136-1385.1.3男女教育同等权的初步实现138-1435.1.4“新女性”的集体登场143-1485.2湖南女子参政运动及其对女子教育的影响148-1555.2.120年代初湖南女子参政运动的历程及意义148-1525.2.2妇女参政运动对女子教育的影响152-1535.2.3国民革命时期的湖南妇女运动153-1555.320年代湖南女子教育状况及关注点155-1615.3.1湖南女子教育的艰难处境155-1575.3.2女子教育关注点之一:对“第一女师学科不完全”的批评157-1595.3.3女子教育关注点之二:设立女子中学成为社会共鸣159-1605.3.4女子教育关注点之三:女界对禁止男女同学的抗争160-1615.4湖南代用女子中学的曲折发展161-1765.4.1多事之秋(1920-1923)161-1685.4.2过渡时期(1923-1925)168-1715.4.3辉煌时期(1925-1927)171-176第6章“新女性”服膺民族主义: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1928-1938)176-2166.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两党对妇女的政治动员176-1876.1.1对妇女的政治动员176-1796.1.2国民党对妇女的政治动员179-1816.1.3女子复古思潮与“新女性”的突围181-1846.1.4国民政府时期女子中学教育状况及特征184-1876.2湖南妇女组织与女子中学教育187-1916.2.1湖南妇女组织的再起187-1896.2.2湖南女子中等教育的时代变迁189-1916.3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191-2066.3.1复校时期(1928-1929)191-1936.3.2第一阶段(1929-1933)193-2006.3.3第二阶段(1934-1938)200-2066.4尽义务享权利:周南女生投入抗日阵营206-2166.4.1特殊事件之一:“女子青年练习团”206-2126.4.2特殊事件之二:“一支女子文化军”212-216结语216-222参考文献222-231附录A:重点访谈对象一览表231-232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课题及发表的学术论文232-233致谢23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