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汉族士人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7163 浏览:299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辽朝是以契丹族为统治民族、汉人占据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政权,汉族士人则是汉人中具备较高文化修养者,大体包括儒士和僧士两大部分,又以儒士为主。本文在总结、吸收先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历史学、统计学、二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对辽代汉族士人的来源与入仕途径,汉族士人在不同时期与辽代政治的关系,汉族士人对辽代经济、文化发展所起的贡献,以及汉族士人在辽代军事、外交领域所起的作用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辽国内的汉士来源主要有两种,一部分是辽朝通过战争、并地等方式移迁入辽的中原外来汉士,而主要部分则是辽朝通过官学教育和私学教育培养产生的“土生”汉士。辽朝廷给汉士提供了多种入仕途径,其中荫补和科举是汉士入仕的两大主流途径,荫补主要给汉族世宦高官子弟提供了更多的入仕机会,而科举则主要为中下层平民汉人子弟广辟了入仕之途。一批批汉士通过入仕为官,对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外交等各个方面施加影响,这其中,汉士在文化、经济领域的贡献最大,在政治方面的贡献次之,在与宋外交中贡献又次之,而在军事领域贡献最小。总体看来,汉士群体对辽政权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到合作的历程,汉族士人在辽代的政治地位也经历了从低到高的变化,二者存在一个对应关系,而契丹统治者对待汉人(汉士)的政策调整也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关键词】:辽代汉族士人政治经济文化贡献
【论文提纲】:内容提要4-9绪论9-21一、选题意义9二、“士人”之涵义及本文研究对象9-11三、相关研究成果述略11-18(一)关于士人研究的通论性成果12-13(二)关于辽代汉士的专题研究成果13-18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8-21第一章辽代汉族士人的来源21-34第一节中原移迁21-27一、俘虏招降21-23二、主动来投23-24三、扣留来使24-25四、并地燕云25-27第二节教育培养27-34一、官学教育27-30二、私学教育30-34第二章辽代汉族士人的入仕途径34-59第一节赏赐34-36第二节荫补36-43一、荫补类型、范围与员额36-39二、辽代承荫汉士的政治前途39-41三、辽代荫补制度的功效与后果41-43第三节科举43-59一、辽朝科举的应试对象43-51二、辽代汉族进士的政治前途51-59第三章辽代汉族士人与辽代政治59-97第一节汉族士人与辽国初建59-69一、教“不受代”59-63二、创章63-65三、建城安民65-69第二节汉族士人与辽国复兴69-82一、定策之功69-72二、韩德让与辽复兴72-76三、典掌贡举76-82第三节汉族士人与辽末政权82-97一、鞫狱伸冤83-87二、弭盗遏强87-89三、救灾抗灾89-92四、促辽灭亡92-97第四章汉族士人与辽代经济97-129第一节劝耕农桑97-101第二节经度财赋101-129一、辽代南面财赋机构考101-115二、辽代汉人财赋官的理财职能115-129第五章汉族士人与辽代文化129-191第一节汉族士人与辽朝儒学教育129-135一、管理教育129-131二、教授儒学131-135第二节汉族士人与辽代文学135-152一、起草诏诰135-141二、著述诗文141-147三、撰写志文147-152第三节汉族士人与辽代史学152-166一、担任史官152-160二、史家史著160-164三、史学思想164-166第四节汉族僧士与辽代佛学166-191一、辽代汉族僧才的产生166-170二、讲经设坛170-174三、刻印佛经174-184四、撰述佛书184-191第六章汉族士人与辽代军事外交191-217第一节汉士与辽朝对外战争191-203一、东讨渤海、高丽191-193二、南征中原193-197三、经略西部197-203第二节汉士与辽朝对宋外交203-217一、促成澶渊之盟203-206二、介入宋辽交聘206-208三、执导边界交涉208-213四、调和宋夏矛盾213-217结语217-225一、辽代汉族士人心态的演变217-219二、辽代汉族士人政治地位的变迁219-222三、辽代汉族士人的历史作用222-225参考文献225-235附录:辽代进士题名录235-238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38-239后记239-241中文摘要241-243ABSTRACT243-24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