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基金运作问题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32968 浏览:1556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对大学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办学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必须要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支撑。正所谓“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经费”。当前,面对教育经费短缺的客观状况,多渠道筹资已成为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捐赠作为大学筹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其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社会捐赠能缓解大学办学经费不足的困境上,还体现在促进大学治理结构优化,提升大学综合实力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慈善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内金融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的大学捐赠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有效的制度规范,大学捐赠基金的运作中也存在着诸多矛盾: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与大学捐赠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之间的矛盾,金融市场繁荣发展与大学捐赠基金投资乏力之间的矛盾,投资环境日益复杂与捐赠基金风险管理欠缺之间的矛盾。为此,本研究以我国大学捐赠基金的运作为主线,将大学捐赠基金的运作过程分为大学捐赠资金的筹集开发,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运作以及大学捐赠基金的风险控制三大部分,将“揭示问题——优化运作——制度创新”作为研究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适合我国大学捐赠基金的运作模式。研究工作首先从大学捐赠基金的筹集与开发入手,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捐赠基金筹集的发展历程、现状考察和比较研究,揭示出我国大学捐赠基金筹集与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募款意识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等。论文在对大学捐赠的成本收益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理念确立、战略制定、组织构建等具体操纵层面提出了我国大学社会捐赠开发的相关策略,并对大学筹款中的问题和法律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在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与收益研究中,论文首先阐释了大学捐赠基金投资的价值,分析了我国大学捐赠基金投资规模、投资渠道、投资管理组织,投资收益的现状,揭示了我国大学捐赠基金投资运作中面临的问题与现实困境:捐赠基金整体规模较小,投资规模效应难以显现;捐赠基金管理组织结构较为落后,基金运作权责不明;智力资本不足,投资水平欠缺以及投资监管不力等。结合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目的和投资原则,将金融投资组公道论引入大学捐赠基金投资管理中,以期通过对现有金融投资理论的公道鉴戒和有效运用,从投资工具的选择到投资组合的构建,再到投资效益的评价的有效实施,实现我国大学捐赠基金的有效投资。收益和风险总是相伴而生,互相制约的。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运作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大学捐赠基金的风险管理就更为重要了。论文将大学捐赠基金风险管理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大步骤,在对大学捐赠基金的运作风险的种类和特点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捐赠基金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具体方法。此外,通过对金融危机后哈佛大学捐赠基金风险控制的案例研究,对我国大学捐赠基金的风险防范起到一定的鉴戒和启示作用。最后,研究工作提出了实现我国大学捐赠基金优化运作和制度完善的可行性建议,构建了我国大学捐赠基金优化运作的模式,即主动筹资——适度投资——灵活运作——风险控制——信息表露模式。【关键词】:大学捐赠基金筹资开发投资运作风险管理制度完善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101导论10-261.1问题的提出10-131.2文献综述13-211.3研究方法与技术211.4相关概念界定21-262大学捐赠的理论基础26-482.1利益相关者理论26-312.2社会资本理论31-372.3慈善投资理论37-422.4委托理论42-483大学捐赠资金的筹集与开发研究48-893.1大学捐赠资金筹集的发展历程48-613.2大学社会捐赠的成本与收益61-683.3大学捐赠资金开发的方式与策略68-833.4大学捐赠资金开发中的问题与法律问题83-894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及其收益研究89-1264.1大学捐赠基金投资的价值89-934.2我国大学捐赠基金投资现状与问题93-984.3大学捐赠基金投资策略研究98-1154.4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收益与绩效评价115-1194.5案例研究——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运作119-1265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风险与风险管理126-1515.1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风险的识别126-1345.2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风险的评估134-1415.3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风险的控制与管理141-1465.4案例研究——金融危机后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的风险管理146-1516大学捐赠基金的优化运作和制度完善151-1586.1大学捐赠基金开发的创新战略151-1536.2大学捐赠基金投资工具与投资技术的创新153-1556.3大学捐赠基金运作机制的创新155-1576.4大学捐赠基金运作制度的完善157-1587结语158-1617.1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158-1597.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597.3本研究的主要不足159-161致谢161-163参考文献163-173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73-174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介入的科研项目17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