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28619 浏览:1315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在社会结构中占很大的比重。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民科技、文化和心理素质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不相适应。一个以农立国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强则国家强,农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家富。2004年中心一号文件直指农民收入,保护农民权益。而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人”,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将成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唯一路径。国民的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而科学文化素质是国民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是我国国民中人口最多、基础素质最低的群体,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国民整体素质提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市场化,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使农民充分就业都离不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辩证而统一的关系,只有开发出来了,才能加以公道、充分利用。所以说,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能否顺利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问题。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在深刻熟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必要性与迫切性的基础上,通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研究,制定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战略和相应对策,并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为充分开发、公道配置和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提供战略思路和具体建议,从而加快我国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农村教育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论文以黑龙江省这一农业大省作为典型例证,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开展多层次、多级别、多形式的农村教育的对策。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农村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资源、经济与社会背景。采用博弈模型方法对农民教育投入进行了分析;测算了农民个人投资收益率;设立了农村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激励机制模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同时也验证农村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所起的作用。上述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方法,为农村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富民强国的战略目标寻求可行之路。【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论文提纲】:摘要3-4Abstract4-101导论10-24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10-161.1.1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0-151.1.2研究意义15-161.2国内外研究概况16-201.2.1国外研究概况16-191.2.2国内研究概况19-20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0-221.3.1研究的思路20-221.3.2研究的方法221.4研究的内容与结构22-241.4.1研究的内容221.4.2结构安排22-242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理论24-502.1相关概念界定24-352.1.1人口、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24-312.1.2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及内涵31-322.1.3人力资本形成及价值增值32-352.2相关理论简述35-402.2.1激励理论35-362.2.2公平理论36-372.2.3期望理论37-382.2.4理论38-392.2.5二元经济理论39-402.3农村教育概述40-442.3.1农村教育模式与结构分析40-422.3.2农民教育的特点分析42-432.3.3农村教育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43-442.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标及内容44-452.4.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标442.4.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44-452.5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45-492.5.1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45-462.5.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462.5.3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需要46-472.5.4发展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需要472.5.5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需要47-482.5.6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48-492.6本章小结49-503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验鉴戒50-573.1日本的经验51-533.2德国的经验533.3澳大利亚的经验53-553.4美国的经验55-563.5本章小结56-574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57-754.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57-654.1.1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状况58-604.1.2农民的科技投入状况60-614.1.3农民的心理状况61-624.1.4农民的卫生状况及身体状况62-654.1.5农民的法制意识状况654.2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现状65-744.2.1农村人力资源利用情况65-684.2.2农村人力资源利用情况比较分析68-744.2.3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不完善744.2.4社会保障的不完善744.3本章小结74-755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形成的原因75-865.1人力资源本身的障碍75-805.1.1农村居民对基础教育投资的行为75-775.1.2贫困制约77-785.1.3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思想的影响78-805.2产业障碍80-815.3地域障碍815.4制度障碍81-855.4.1户籍制度约束82-845.4.2中国封建|教育论文网|政治制度845.4.3“逆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制约84-855.5本章小结85-866农民教育投入模型分析86-926.1农民教育投入的博弈模型分析86-896.1.1农民教育投入的博弈分析86-876.1.2模型分析87-886.1.3家庭收入对教育投入的影响88-896.2农民个人投资收益率测算89-916.3本章小结91-927农村基础教育者的激励模型92-997.1离散激励模型92-947.1.1模型一92-947.1.2模型二947.2连续激励模型94-977.3相对业绩比较激励977.4本章小结97-998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99-1138.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99-1088.1.1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99-1038.1.2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103-1058.1.3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105-1078.1.4推动农村的法制化建设107-1088.2公道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108-1128.2.1严格劳动力市场定价108-1098.2.2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109-1108.2.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108.2.4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1108.2.5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110-1128.3本章小结112-1139实证分析113-1379.1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113-1249.1.1农村基础教育114-1169.1.2农村职业技术教育116-1189.1.3农民继续教育118-1229.1.4农村教育经费增加122-1249.2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问题124-1299.2.1农村教育制度与农村发展需要不相适应124-1259.2.2农村教育观念与时展不相适应125-1269.2.3农村教育体系结构不尽公道126-1279.2.4农村教育资源贫乏127-1289.2.5农村学校布局结构急需调整128-1299.3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129-1369.3.1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129-1309.3.2加强领导130-1319.3.3办好农村教育131-1329.3.4加强农村科普工作132-1349.3.5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134-1369.4本章小结136-137结论137-139参考文献139-14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45-146致谢14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