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不足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5125 浏览:149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河南466200)
【摘要】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实施以来,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体现为教学目标的“片面性”;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师有着“逆反心理”;教学中的师生教学的交往的“单向性”、“一言堂”;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冷漠”。解决这些不足,要变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为“全面性”;变教学心理氛围的“逆反性”为“相容性”;变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单向性”为“多项性”;变教学情感的“消极性”为“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47-02
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实施以来,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要做好、落实好新课改工作,仍需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究。
1不足:教学目标的“片面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有着的不足之一,就是做为施教主体的政治教师在教学目标追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分”,反映出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又体现为: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同化于社会上的错误熟悉——感到只要认真完成课堂45分钟,只要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教师”,就是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备课上只注重于构思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组织教学上仅敏感于学生知识理解掌握和成绩的差别;在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上以为成绩优秀的就是“好学生”,平时关心学生大多是作业与成绩等等。显然,教师假如只倾注实现这一目标,有着上述教学心态,势必同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相悖,同教育学相违,也会同自身教学企盼相反。
2对策:变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为“全面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是多方向的、深层次的,整体性的。假如只重视论述知识的“讲解与说教”“检查与考试”是非常片面的,显而易见,这是“折扣”的执行课标,不利于课标的真正落实。以教学过程本身而言,它既是复杂的师生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奥妙的师生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美的课堂教学整体目标,应该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进展。前苏联著名教学论专家赞科夫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同时要得到一般进展。
限于智力开发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特殊的具有多重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更是如此。事实上,政治课教学假如在目标上有着“单一性”“低标准”“小范围”,就自然地捆住教师的教育思想,限制了教学思路,就会阻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个性心理的进展。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目标上应留意“全面性”和“高要求”。
政治教师要在每堂课教学中想方想法努力让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提高:“高要求和全面性”的压力下促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走向新的境界。
3不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师有着“逆反心理”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逆反心理不仅有着于学生之中,而且在政治教师中也有着。教师的逆反心理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其职业、专业的不顺心;对教材“多变性”的反感;对教材论述与实际“差距”的茫然;对高考教学难度提高的困惑;对政治教师言行特殊要求的潜在压力等。
4对策:变教学心理氛围的“逆反性”为“相容性”
变师生对教学的“逆反性”为“相容性”就成为政治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客观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克服自身的逆反心理,消除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立志于政治课教学事业,拿出勇气和信心排除心理障碍,“轻装”教学。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努力学习锤炼,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以精辟的政治论述说服学生;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以良好的师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政治课教学可亲、可近、可信,有兴趣、有作用、有收获,以而缩短学生与政治教师、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心理间隔,消除学生的抵触、不顺心的心理状态,更好的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学顺利健康、稳步的进展。
5不足:教学中的师生教学的交往的“单向性”、“一言堂”
这种单向性突出的体现为两大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由教师一灌到底,来不得学生的应有活动;二是教师听不进学生独立的、有益的、新奇的思想熟悉和观点看法,教师体现出对教材内容理解的绝对权威,教师没有以同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只是搞演说、发指令、提要求、查结果的监管人,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淹没了活跃的学生思想和聪明才智。学天生为被动的吸收器。这种教学,学生感到压抑,教师也十分疲倦,缺乏活力与生机。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做到师生交往的“多项性”。
6对策:变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单向性”为“多项性”
政治教师应明确创建、同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的重要量,放下架子,改善教法,彻底转变“一言堂”的家长式教学,不断探讨出符合师生多顶交流的好策略、好举措,大胆革新教学论文。以心理学角度上讲,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在熟悉、情感、意志方面的交流过程。熟悉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鸣和意志信心方向的相鼓励就能更好的取得教学上的成功。
7不足: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冷漠”
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应有的学习愉悦与,体现为情感的“消极性”。这种消极性导致了教师上起课来“没劲”,学生学起课来“乏力”,教学空气烦闷,学生学习低落,教学效果差。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自身是一门论述性很强的学科,很多论述的阐述,本身就较为枯躁,为此,假如不消除学生情感上的“消极性”,实现朝“积极性”转化,必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8对策:变教学情感的“消极性”为“积极性”
赞科夫说得好,“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靠多次地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教师对政治论述传授热情的高低,以及对政治课教学技艺教学论文的掌握驾驭水平直接牵动着学生的情感。政治教师若能坚信马列主义、思想的真理性,热情饱满地投入课堂,具有娴熟的艺术教学手段,就会激发学生对学生政治论述的强烈需求,产生对政治课的教学的兴趣、愉快、满足、欢乐等积极的教学情感,这种情感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情感。为此,学生消极情感务必消除,积极情感一定要培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一位教育者说得好:“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以事于教学,犹如高手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思想政治课教学若能做到既有理智的增益,也有情趣、道德的熏陶,又有艺术的感染,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得到升华,那么这样的教学一定取得理想的成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