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4963 浏览:156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探讨民族文化教育的对策和策略,继续进展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责任心,这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族文化认同度
[作者先容]汪军秀(1968-),女,河南安阳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文化传播系讲师,探讨方向为高职语文教学、现当代文学。(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1-0087-01
高等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应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紧密相连,同时,高校应自觉地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捉住“学科德育”主线,把语文学科中蕴涵的德育以及民族文化的教育元素挖掘出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对“民族文化”及其教育的熟悉

广义的民族文化定义即普遍作用上的民族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展同创造并赖以存活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实在,人类文化很难将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截然分开。因此,狭义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
熟悉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推动教学论文社会安定。要真正想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是首先以中华文化复兴为条件。加紧建设民族文化,加紧民族文化教育,已迫在眉睫。如今,我们全民族的文学水平都亟待提高,大学生更是如此。近二十年来,大学生汉语水平的下降触目惊心,西方文化冲击下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不佳也是有目共睹。中国的探讨生入学考试,不考中文却必考外文,而且以此作为主要关卡,将大多数的报考者挡在门槛之外。重外语、轻中文是一种民族自卑感在作怪,它将导致中国文化的萎缩与衰败。因此,让大学生认真读一些中国文学的精品,不仅可以提高其阅读、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也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趣味与艺术品位,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民族自豪感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对策和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重点,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帮助学生树立党的观念、国家观念、人民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为目标,力争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教育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系统。

(一)深挖教材中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确立结合点和渗透点,形成文化认同感

作为民族精神教育重点之一的文化认同,又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即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这当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和人文传统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的元素挖掘,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可采取“个人—备课组—教研组”的方式,对大学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汇总民族文化教育的策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序列,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如人文传统中传统节日的挖掘。学习王维的有关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引导学生学习古人欣赏永恒、宁静和万古不易的自然,寻求在静穆和空寂中享受生命的永恒。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引导教育学生以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作用重大。

(二)构建民族文化教育立体方式,分类推进,全面实施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开展“学科德育”落实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元素进行挖掘,通过教师实践课、备课组探讨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
1.创设情景,牵动情感。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如在学习曹操的《蒿里行》时,可创设不足情景,让学生找出自己与曹操在“德、才、胆、气、识”方面有着的诸多差别,在领略曹诗“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美学风骨的同时,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对联有了新的体悟和认知。讲授《都江堰》游记散文时,为学生放映都江堰短片,学生感受到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有如临其境的感觉,领会诗情,回味画意,深刻理解文章的意思。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读、悟、积累,激发了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活了思维,提高了审美情趣和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品味词句,感知魅力。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通过朗诵,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诵读《诗经·秦风·无衣》时,“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予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可感受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誓死抗击入侵者的信念。诵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可感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不可动摇的决心。教学中,利用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诵读,可充分感受经典诗词的魅力,传承并发扬中华的传统美德。
3.深入挖掘,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可联系席慕蓉的《乡愁》,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再如学习《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舟出游,以写我尤。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时,可向学生先容有关淇河的知识,教师以此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巡游淇河,欣赏淇河秀美的风光,探寻、交流、讨论《诗经》中有关描写淇河的诗以及淇河孕育的有影响的历史人物。这么一来,不仅对课文进行了深层次的学习,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教育。
4.活动展示,体验教育。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将学生平时积累的知识通过活动展示出来,如演讲赛、辩论赛、成语比赛等。这些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量。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报告技艺教学论文,并感受到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爱国情感。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作用

(一)推动教学论文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语文学科课改的目标系统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贯串于教学目标之中。这三方面的很多具体目标要求的阐述都与民族精神的主题密切相关,可以把这些元素挖掘出来,和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文化认同方面的民族精神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自身进展

教师对教材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等相关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梳理时更了解了教材,提升了课程意识。在教学中,通过课程的实践与探讨,积累实践案例,形成典型案例,探讨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以而推动教学论文教师自身的进展,让师生在学习互动同进步。

(三)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

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通过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体现力,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以而激发传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
[参考文献]
王步高.《大学语文阅读文选》代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