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27996 浏览:1307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素养,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但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使学生无法感受、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韵味等。为此,如何进行语感培养呢?

一、创设语感情境,在吟诵美读中领悟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对语感有所感触和领悟,为进行语感练习创设最佳条件。如教学《雪娃娃》中,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时,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以蓝天飘着的雪花作场景,这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情景,奠定课堂的基调。顿时,教室里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充盈着下雪的欢快。教育家海德尔格有一句话说得好: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是的,此时的学生已和主人公融在了一起,他们甚至还能提出“读第二个‘下雪啦’时声音不应和第一个一样大,由于雪越下越大人越来越兴奋才对。”可见,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再现作品的人文想象,品味作品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只有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吟诵、美读,才能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学生心灵,体味生命的律动。

二、诱发形象思维,在情感品味中想象

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引向深入,可以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感受出课文背后所蕴涵的内容、形象和意蕴,提高语文教学的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还练习了学生扩展语言的能力。

三、加强词句揣摩,在言语比较中理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其最大特点便是以声传情,通过语言的抑扬抑扬,语速的快慢急缓,就能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以而使语言本身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并以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阅读教材中,教师应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教学《落花生》时,在学习“花生的好处”这一段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花生特点的重点词语:“埋在地里,矮矮的,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然后又让学生找出描写三种水果特点的词语:“挂在枝头、高高地、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找出后让学生比较读,并感受其中的感情。一些同学很快就悟出如何来读这一自然段,他们说,读花生的句子时语气应加重,声调低沉而坚定;读苹果之类的句子时,语气轻缓,声调高起而飘。通过这样一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花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具有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通过朗读练习,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陶冶了情操,练习了语感。

四、利用教学课件,在再现生活中领会

恰当地运用教学课件,再现生活中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得到充分想象,以而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的3—6自然段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学:1.先播放海底景物图片。师:看看,这图美吗?课文的3—6自然段也写得像这画一样美,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看看每个地方都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书思索)2.全班汇报交流。生:海底有珊瑚、海参、大龙虾等很多景物。师:想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生:海底的大龙虾很威武。(学生读相应的句子)你能不能把威武读出来?(个别读,比动作读,全班齐读。播放课件,学生观看)3.同样用找句子、动作朗读、看课件的方式教学其他句子。4.每个句子理解后整段齐读。在对课文内容理解之前适当播放其中的一段,可以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对课文内容理解之后,再播放全部的图像,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理解与图像对照,以中得到启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中领悟语感。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对策,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