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革新下语文课堂教学困惑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5564 浏览:193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下的今天,广大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但是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令人困惑的局面。如:现代教学手段的滥用;课堂活动使用不当;分组讨论成了形式;课堂评式化;课堂上教师的错位等。这些现象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有效性,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这就需要我们重新领会新课改的本质思想,在实践中努力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教育;教师
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对于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广大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让人忧虑的新不足: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的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令人困惑的局面。

一、现代教学手段的滥用

提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不少教师就想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上风,让现代教学手段贯串整个语文课堂,这种现代教学手的过度运用大大削弱了语文的魅力!主要体现为:
(一)课件是板书的复制。鼠标取代了粉笔,老师所要写的东西全部实现输入电脑,在“请君入瓮”式的引导下,依次将课件展示。这违背了新课程要求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二)图片取代了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实质上是通过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而到达与作者心灵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碰撞。但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中将优美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图片,追求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取消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致使学生感受不到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三)录音代替了老师的朗读。课堂中,再也听不到老师朗读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学生听朗读时的如痴如醉的眼神,“机器人”的声音拉开了文本和学生的间隔。
多媒体手段贯串教学始终。以始至终,图片、文字交替着在学生的眼前晃动,取消了老师学生动笔动口的权利。学天生了观看表演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介入者。课堂中再也没有了魏巍那种连自己老师写字的姿势都要模仿的感情!
《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纲要》指出: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上风,为学生的学习和进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样我们既要熟悉现代教学手段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它的本质。但是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课堂上教师精美的板书,生动的语言,包含感情的朗读足以给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彰显语文独特的魅力!

二、课堂活动使用不当

渗透在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夸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构建,在活动中进展”。用“以活动促学生进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进展服务。但假如使用不当,就会起到喧宾夺主、不知所云、画蛇添足的反作用。
在一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几乎每位参赛者都用了表演法。其中有一位教师执教《核舟记》时,居然让学生表演佛印和尚的憨态,这简直是弄巧成拙。不仅没给教学增色,反而让教学一败涂地。表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编、演课本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及革新教学论文精神,还让课堂“活”起来。然而,这一策略的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这位教者既没有正确把握教学内容,也没有把重点放在理解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之上,他设计的这一段表演与主题毫无联系。

三、分组讨论成了形式

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自己的熟悉,还学会了介入、倾听、尊重他人……但是在美好的愿望下伴随而来的是小组讨论运用的不当,导致讨论形式化,为讨论而讨论,为做课而讨论,为了课改而讨论……主要体现为:
(一)讨论内容不公道。讨论的内容没有什么含金量,没有思维的价值。学生一听即会,但是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不值得讨论的地方开始了讨论,造成时间的浪费。
(二)讨论时间不公道。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少,学生没有充分展开,只是蜻蜓点水,讨论只是成了摆设。另外一种情况是讨论时间过多,造成时间过剩,学生无事可做,课堂松散,讨论成了学生的休闲时间。
(三)讨论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或是,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
(四)讨论的形式单一。不管是任何课堂,任何时候,只要是老师一公布讨论,学生便凑在一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时间长了,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了兴趣与介入热情。每到讨论的时候,便会看见一些学生我行我素,对讨论的情况置若罔闻。老师应当结合现实的教学情景,探讨并选用最为有效的合作方式。例如:人物分工式讨论、书写式讨论、案例式讨论、辩论式讨论等。

四、课堂评式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体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以正面加以引导。”实验地的教师确实也领会了这一精神。可是,有的在教学实验中,评价却慢慢变了味:方式单一,语言含糊,不论对象,不分是非。不信,你走进课堂看一看,当学生答完不足,老师就是“掌声鼓励!”“太好了!”“太棒了!”“真了不起!”这些语言。这又未免过于格式化吧!难道所有的回答都应这样肯定?都值得这样评价吗?
(一)应关注评价内容是否多元化。我们的“课堂评价”是在评价什么呢?我们经常关注的,是不是学生所呈现的思维结果呢?而对他们得出那些结果的思维过程、思维策略,以及透过这一切所体现出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我们的关注是否太少了?要知道,恰正是后者,才最值得我们关注。比如《背影》一课,很多学生以中感受到是人间最动人的拳拳父爱。那么,面对这“一致”的答案,我们是不是要追问学生:你是怎么感受到的?你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相信学生的回答不会完全相同,由于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力不会完全相同。假如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有偏离,不要硬把学生拧到教师的“预设”里,而应以另外的角度思索,“天生”新的课堂资源。
(二)评价是否点明了理由。“好!”“很好!”“读得很出色!请坐”“真棒,请坐。”可是,到底“好”在何处?“出色”在哪里?是语言表达清楚,还是对不足浅析的透彻?具体些。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田忌》,在这方面就处理得很恰当。她让学生扮演体育播音员转播田忌与齐威王的第一次比赛。当一位男生进行了出色的转播后,老师评价到:“将来你要胜过宋世雄了。”这一评价语言即简练又点明了理由,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