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21847 浏览:970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在理解课程整合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作用及特点,论述了以教学目标、对象、内容、情景创设等方面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并以案例浅析提出了整合的具体案例。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有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在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当前,将信息技术应与教学整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走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具体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整合方式和策略的选择。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何为整合?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那么何为课程整合?有人可能会顾名思义地以为:课程整合,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也就是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实在还没有真正理解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各学科课程教学并与课程整合,即将信息技术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部分,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设施和课程评价实现整体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个目标:第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第二,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对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以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性人才。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作用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练习系统,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本。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其基本教学方式如图1所示。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终极追求的不是学科自身的完善,而是要经过“整合”,使语文学科出现崭新的面貌。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也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但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会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架起了一座沟通讯息时代与语文教学的桥梁,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特点

1、夸大情境创设

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即利用影像、声音、音乐、动画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有学习的氛围,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内容中的那种情景,并能融入其中,感受到这种环境下的真实情感,让他们对事物做出选择。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更能深刻感受课文之精华。情境的创设,要依靠于多媒体的展现,依靠于信息技术的指导。
“整合”为语文教学创设的形象情境,能为学生思索与革新教学论文思维能力的产生与进展提供形象的启迪,或者说可以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深层思索。它启发学生提出不足,再带着不足去深入探究,不仅巩固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使学生更深入地去领会课文内容的思想内涵,以中培养了他们提出不足、寻求解答及主动探讨求知的革新教学论文思维习惯。

2、注重学习自主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讨不足、协作学习、交流合作、讨论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讨,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操纵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等,调动多种感官介入学习,不仅有利于课前预习的深入,课后温习的巩固,也有利于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体开展协作化活动,在计算机上开展网上协作学习,利用BBs、邮箱、论坛等多种途径在网上对课文内容不明白的部分进行讨论,也可利用留言,向老师请教或是同学答疑。

3、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阅读、写作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检索、阅读和处理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例如:学生掌握了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策略,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寻找资料,都能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提高了学生高效写作的能力,也丰富了写作内容和方式。同时,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也提高了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策略,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在进行整合课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把信息技术的运用融合到教学内容中,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恰当运用,才能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化,又有利于发挥教学环境的作用。但也不能画蛇添足,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学目标浅析

众所周知,对于教学而言,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终结点,它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夸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出不足,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创设情景,提出不足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条件条件的,是在对教学目标浅析的基础上,找出是所需掌握的知识单元进行整合,这样才符合教学要求,才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

2、教学内容浅析

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教学设计为了实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形成的教学目标,选择并组织合乎目的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内容加以浅析。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具体不足具体对待。语文课程是属于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相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而言)课程,需要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该环境能模仿真实的实际情境,以而激发学生介入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语文学科中很多课文都需要创设情境,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中《荷塘月色》中描写荷塘四周优美的景色以及亭亭玉立的荷花的场景;第四册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场景;《长亭送别》中的送别场景等。将信息技术媒体创设的场景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更加易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3、教学对象浅析

根据教学对象创设情境,理所当然要对教学对象的已积累的知识、表象和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进行浅析。对高中学生而言,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初中学生已有了进一步的进展,逐渐由经验型过渡到论述型,即能在有关论述的指导下浅析处理某些实际不足,并能通过对外部对象的观察归纳出关于客观世界的某些知识。如在讲授高中语文第六册的《宇宙的未来》一课时,通过模拟宇宙及其四周物质变化的特点,来理解课文中关于“宇宙中物质密度不足”的论述。然后在学生观察和已有物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宇宙的未来做出大胆的猜测。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情境创设

情境是与特定事件相关的整个背景或环境,最有效的情境是那些基于不足或个案的,以及那些面向活动过程的,有效的情境,能使学习者投入学习过程及深入环境之中,并且要求他们获得知识或技能以便解决不足或操纵环境。情境对于成功的学习有着复杂的,强有力的影响,它提供了获得知识的真实世界的幻想因素,情境相关的教学提供了记忆的暗示,使得获得的知识更轻易记忆。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