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职教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实效性及评价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6614 浏览:18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如何使信息技术与职教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更具实效性,笔者以为应做好以下工作:明确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及整合的作用,优化教学设计、讲究教学对策、扬长避短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对整合的实效性做出科学公道的评价,在明确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的基础上要以评教和评学两个方面,探讨评价的具体策略,做出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教学整合的实效性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0-0160-02
一概念诠释
信息技术与职教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二者的最优组合,扬二者之长,补二者之短,融二者为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以达到1+1>2的效益。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
整合的实效性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上风,用文字、影像、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传播手段的巧妙结合,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传播方式,实现教与学更好的沟通,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体素质。教学评价是在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具备可操纵性的科学评价手段,对影响教学工作诸多方面因素加以丈量、浅析和评定的基础形成的价值判定。
二整合的实效性
1.职教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关于阅读,美国宾西法尼亚洲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作用的动态过程。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对策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英国的课程大纲关于阅读的表述是:“应鼓励学生做布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加拿大语文课程标准以为:“应该着重夸大阅读活动并非仅仅为了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编排周详的阅读课程,应为学生们提供很多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由此可见,阅读是一个思索的过程、互动的过程、接受的过程,并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的过程。
为确实提高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把整个中职阶段的语文阅读分成三个层次,即接受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探讨性阅读。这三个层次,标志着学生阅读能力的进展是由理解能力到欣赏能力再到探讨能力逐层递进的。也是中职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
2.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
职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着的突出不足是:语文基础较弱,主动性不够,思维不活跃,想象力不丰富;对阅读兴趣不浓厚。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产生诸多好处:将大大诱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讨精神和革新教学论文能力。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进展的学习能力。
三对于评价标准的探讨
信息技术与阅读的整合教学同其他教学课程相比,课程更具有实践性、介入性、创造性和合作性。因此,对于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以及评价手段、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学中,围绕整合的实效的教学评价,以评教与评学两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与实践。
1.评教,也就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
(1)是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了阅读兴趣。中职生普遍的情况是语言贫乏,知识面窄,思维板滞。阅读方面,品味低俗,能力较低,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必须夸大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推动教学论文者。应起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
(2)是否留意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同,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的反应,如对文章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映,确认自己以为特别重要的不足,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不要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3)是否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正确、灵敏的思维为关键。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索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以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
(4)是否注重教学活动的探究化。为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由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到探讨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真正确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意识、革新教学论文思维和革新教学论文人格。
2.评学,怎样证实教得有效
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受益于未来”的长期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体现。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阅读过程的评价。下面列举具体的评价标准。
(1)课内阅读部分。是否拥有丰富、广泛的词汇量;是否能寻求特定不足的答案;是否能筛选关键词句和理解主要意思;是否理解了阅读材料的词句和表达的内容;是否理解了文章的构思,布局谋篇,基本脉络;是否理解表达的信息的内在逻辑;是否能回忆起重要细节;是否能用自己的话对读物进行正确完整地概括;是否能对阅读内容进行个性评价等。
(2)课外阅读部分。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是否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第一学年课外阅读总量是否达到5万字;第二学年课外阅读总量是否达到15万字;阅读一般现代文,由入学时的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是否提高到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由入学时的每月一篇增加到每周一篇;在校两年半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3部;是否能够读懂较陌生的文章;是否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是否具有读、写、用相结合的习惯等。
四评价的具体策略
1.活动评价法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信息及取得的成果,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据此我们每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又能推动教学论文学生阅读。如:文学作品朗诵比赛;名篇佳作背诵比赛;奇闻轶事报告会;格言谚语擂台;辩论赛;科普擂台等等。能将学生学习成果充分展示的活动,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体现出来,同时加强同学们继续努力的信心。
2.作品展示法
鼓励学生以不同形式体现个人阅读成果及独特感受,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提供展示学生独立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及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3.成绩评定方式
每月查阅一次读书笔记、读书卡,组内互相评价给出等级。教师每月定期检查,写出评语,并根据情况采用优、良、达标、不达标四个等级评出每月阅读成绩。期末进行朗读能力(或背诵)考核,略读能力考核,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进行测试。
五如何追求评价的最大效益
怎样才能实现教育评价的最大效益?即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以而让评价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美国学者艾伦布卢姆说:“评价要让学生以较少的反抗去接受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具体的方式有以下四种:首先是在评价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不足具体浅析,以此克服主观武断,避免偏激;二是利用语文评价中价值多元的特点,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用拇指教育替代食指教育;三是提倡评价,克服话语霸权,把评价对象放在同等的地位。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倡议,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不足的不同态度、方式、策略的习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四是在评价的方式策略上,应讲究宽容、理解、沟通、让步。要尽量避免可能给学生造成伤害的评价行为,否则,会给学生留下长久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陈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