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与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联系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28926 浏览:125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教师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已经成为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为国内的教师教育提供了很多警示性或建设性的启示,特别是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已于全国全面铺开的今天,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及其积极有效应对更成为关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新课程改革推行比较早、比较好的地区,较早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但教师却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迅速长大,而由此引发的职业倦怠现象却日益严重,目前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系统深入地对经济发达地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研究便迫在眉睫。近年来,在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学者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个体的效能感所具有的作用,但对小学教师群体的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的内在联系,尚无专门的研究。而通过考察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表现及差异,探讨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可以深入分析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特别是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潜在影响。这既可以为有效预防和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提供思路和鉴戒;也能为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培训工作有效途径与对策的探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终极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切实提高。因此,本研究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例,对695名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后,结果发现:1、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具有普遍性,整体程度不高。但职业倦怠存在维度上的明显差别,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指标偏高,而非人性化和认知枯竭指标偏低。另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学效能感的水平普遍较高。2、31—40岁的小学教师相对于其他年龄的小学教师,大专教育程度的小学教师相对于其他教育程度的小学教师,已婚小学教师相对于其他婚姻状况的小学教师,班主任相对于非班主任、主科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小学教师,可能更轻易产生职业倦怠。3、在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上,自我效能感可能【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6-8英文摘要8-11一、研究的缘起11-12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12-18(一)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及其研究12-14(二)教师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14-17(三)教师职业倦怠、效能感相关因素的研究17-18三、研究的目的及基本假设18-19(一)研究目的18(二)研究基本假设18-19四、研究方法19-20(一)研究被试19(二)研究工具19(三)数据整理19-20五、研究结果20-28(一)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表现及其差异20-26(二)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其效能感诸变量的相关分析26-27(三)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机制的多元回归分析27-28六、分析与讨论28-36(一)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特点28-30(二)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突出表现30-31(三)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31-32(四)人口学变量、教师工作特点、单位组织变量以及效能感诸变量对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32-36七、教育建议与研究的不足之处36-38(一)教育建议36-38(二)研究的不足之处38八、结论38-39附录一39-42附录二42-43参考文献43-47致谢47-48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4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