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文化使命浅论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15274 浏览:686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通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思索,我觉得文化才是语文教学的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文化行为。

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庄文中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是负载文化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①由此可以这样以为,接受一种语言就是接受一种文化。《新课程标准》也夸大:“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又进一步提出,语文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练习,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熟悉世界,诠释世界的作用系统和价值系统。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②钱理群先生提出了为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子”的观点。德国教育专家普朗格以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的传播就是把文化的有益部分转化为个人的主观精神。
这些阐述已经清楚地表明: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于漪先生说这是“还了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这样的教育情境下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文的学习才是教育发挥传递、选择和革新教学论文文化功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涵化、意识觉醒、思维拓展以及民族精神建构的过程。
考察历史可知,以孔子以降,语文总是镶嵌在文化之中的,当时教材的文化包容,一直是支配着古人也影响着后代的文化方式和精神原则。实践也证实,语文教学一旦文化介入减弱,一旦成为应试的附庸,便失去了活力。忽视教材文化内蕴的开掘,就是抛弃我国语文教育与生俱来的优点。语文教学一直像天上的月亮,不管挂得多高,学生始终看不到她的另一面——文化面。当语文“堕落”为一种知识学科,则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成为僵尸。文化的介入,语文知识系统才不会当作一个独立的变量,它四周才会形成一个缜密的反馈环。这个反馈环通向系统内部的是文化诠释;通向社会生活的,则是文化联系。中学时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幼年时期,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经历单纯,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为此,为他们打一点“精神的底子”,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发育精神以终身受益。使他们不至于在“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眼前茫然失措而迷失自我。

语文教学中有哪些文化内容?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价值体现于文化中的生命精神。语文教材是积累下来的文化。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潜往复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那些书写真情,感悟人生,寄情山水,最新文化的格高境阔的文章,既启迪聪明,更滋补精神。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由于语言文字就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华。语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教学生语言,也就是同时在用人类的精神文明,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熟悉(于漪先生语)。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不能背离中国文化精神。诸葛亮慷慨陈词的《出师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誓言;苏轼“大江东去”的浩叹,都是儒家“入世”思想的折光。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中华民族以《诗经》寻找“乐土”一脉相承的社会理想。李白傲视天下的“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知识分子情怀。《水浒》的忠君、侠义思想,《背影》中的父爱,《回忆我的母亲》中的大义深情,乃是中华民族特点的道德文化。荀子“吾日三省吾身”,雨中文化之泰山,人文之三峡,晋祠的建筑,景泰蓝的工艺,孔乙己的长袍,闰土的烟管,祥林嫂的门槛,范进的发疯都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甚至编者的文化也渗透其中)。
“语文教材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假如看不到它的文化内涵,不能充分挖掘它的文化意蕴,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③

实在,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素养说的就是一种文化素养。
何谓语文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进展积极的思维品质,夸大个性化的性格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和内化民族文化的聪明,使他们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先进的、优秀的、多元的文化营养,成为一名具有民族文化精神的文化人。
文化语文要求以文化视角考察和诠释课文,就是在课文的题解、注释、浅析、比较和讨论等整个诠释系统中把课文的读解重心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阐扬课文中的文化意蕴,传承课文中的文化特质,进而开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

1.把握汉字文化,形成汉字文化学养。

程翔先生在《母语的文化使命》中说过,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以历时语言观的角度看,字音变化大,形和义变化小,现代人能够看懂有几千年历史的古籍,这在使用拼音文字的人群中是不可想象的。世界上的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中断过,汉字以中起了重要作用。这足以让我们自豪。对汉字的熟悉和理解,使得我们对它有一种敬畏感,这种敬畏感促使我们以认真的态度来认读、书写它们、欣赏它们。热爱中华民族,应该体现在对汉字怀有敬畏的态度上。
积累文字,数量达4000个。我们的“大语文教育”的《字法教程》将其分类统合成16种事物,分类进行解说,是对汉字深层文化的开掘。

2.掌握汉语语汇,奠定汉语词文化意蕴。

汉字表面独立,但最讲合作,合作起来方有作用,天生词语的能力极强,词语中成语的文化色彩更浓。句可属对,配之声调,入诗入文,音节铿锵,这是西方诗里所没有的。汉语词语的文化内涵是时代和历史赋予词语丰富的社会文化含义,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社会心态、宗教信仰、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在语言上充分的反映。一定语境中的篇什中的意趣、人生理想、风俗习惯都浸染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所以,要以字词句到篇积淀文化意蕴。
归结起来,以上两项就是所谓的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国语——国家意识、语言文明意识,让学生懂得我们民族的语言美,并以爱国的高度学会使用祖国语言;要让学生对祖国语言具有一种神圣感,在口头和书面使用祖国语言时具有一种庄重感。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此应当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学好汉字语词是语文教学之根、之魂。

3.进行文学教育,把握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历史,情感的历史。不懂中国文学,就不懂“中国心”。不读《诗经》、诸子、屈原、司马迁,不背唐诗、宋词,不知《牡丹亭》、《桃花扇》,不看《三国》、《水浒》、《红楼梦》,不熟悉鲁迅、郭沫若、诗词,就很难有一颗中国心。一个没有文学名著的民族是没有光彩的;一个不读文学名著,不珍惜、不尊崇本民族文学名著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精神萎缩堕落的民族。
汉字是文化的根,词语是文化的叶,文学是文化的干。汉字、词语文化形成语言素养,文学教育形成情感积淀: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情感境界,就是“养气”,养民族精神之正气;审美积淀:积淀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习惯等。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