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15274 浏览:686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融入古诗教学,不仅能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智力和语言的进展,陶冶学生性情,还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志,增加生活情趣,对美的鉴赏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教学策略
中国古诗博大精深,它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语言凝练蕴藉,意境深邃,情感真挚,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以及形体美等特点,为此,备受人们的青睐,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古诗,不仅能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智力和语言的进展,陶冶学生性情,还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志,增加生活情趣,对美的鉴赏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一、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品味语言美

让学生品味语言,首先要将语句读懂,由于古诗的语言具有意思跳跃、语句浓缩、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特点,而这些对于初学的小学生来说,成为了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障碍。为此,要以小学生的特点为依据,将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教授给学生,以帮助其疏通理解:一是要先分词进行解义,对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进行逐词逐句的理解;二是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可概括为“扩、留、补、换、调、嚼、连”七个字。扩:即将浓缩的词语扩展开来,使词句的意思更加具体化、明显化;留:即要保存古今通用的词语;补:即要补上诗句中省略的成分,使其更加通顺;换:即要更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调:即要调整顺序颠倒的词语;嚼: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诗中关键的、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连:将各句所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因此,在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古诗的学法,在讲解中指导,在指导中练习,启发学生领悟古诗学法的用法。

二、带感情朗读,感受音乐美

在朗读诗句时,首先要以诗的内容出发,领悟诗句的含义,确定朗诵的基调。即要明确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歌颂还是揭露,是劝勉还是讽刺,是欢快还是忧伤,是激动还是平静,是赞赏还是惋惜等。然后再将感情融入其中,这样可以将诗句的意境再现出来,对于诗句含义与感情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刻,还能感受古诗中的音乐美。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与《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首固然都是赠友之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很大的不同。《赠汪伦》布满了愉快感激之情,《送孟浩然之广陵》则流露出黯然惜别之意。在朗诵的过程中,《赠汪伦》可以读得高昂轻快,《送孟浩然之广陵》则要读得低沉迂缓。掌握了诗句的节奏之后,再加之感情,朗读时抑扬抑扬,学生就自然会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感情。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感受意境美

要让学生领会古诗中的意境,就是要使学生感知诗人所描绘的鲜明的画面,然后通过想象,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为了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与古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引起共鸣,除了要帮助学生消灭文字上的障碍外,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技艺教学论文和策略。如可以通过景物观察、提供史料、板书示意、联想比较等策略进行。例如:韩愈的《早春》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是诗人经过仔细观察而提炼概括出来的对早春特有的景色的描绘。“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诗人爱惜早春的真挚感情的流露。如能引导儿童去实地观察一番,就会感到“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得非常真切;然后进一步去感受诗人爱惜早春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联想可使儿童熟悉到自己正像初春萌芽的小草,生机勃勃,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应趁此时机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覃汉实.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探[J].小学教育.2009.
[2]李军霞.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中国基础教育.2009.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源县梅雨镇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