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理念: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革新关键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6295 浏览:196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是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对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紧扣新课程背景,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关键在于提升理念,并对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等进行了深入的浅析与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
目前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革新教学论文,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高,都是前七次革新教学论文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以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进展的历史性转变。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是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为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又对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革新教学论文如何进行?我们以为,教学革新教学论文,观念先行,全面提升理念,是本次教学革新教学论文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树立现代的教学观

根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应确立如下新的教学观:

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联系不足是教学过程的本质不足,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论述不足。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有着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体现而无实质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练习技能、进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新课程夸大,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索、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以而达到共鸣、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作用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介入,意味着同等,意味着合作,它不仅是一种熟悉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同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体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推动教学论文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更要重视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联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联系,与这一联系相关的还有:学习与思索、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续与革新教学论文等。以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策略,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系统)。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联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策略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
以教学的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得到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假如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定、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浅析、综合、概括等熟悉活动,即假如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即使结论得到了,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条件的教学过程,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和革新教学论文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策略本身视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而以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策略的地位。

3.教学不仅要关注学习更要关注人。

中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的,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学科还是在人,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夸大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量,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学科本位论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推动教学论文学科进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学观以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使命。以实践层面讲,以学科为本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的体现为:一是重认知轻情感,二是重教书而轻育人。总之,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同时,以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有着及其进展的整体关怀,以而使人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革新教学论文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转向以人的进展为本。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进展的规律,但是,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为本,服以、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进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进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我们的教学革新教学论文: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进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科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些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系统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平台,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体现和道德进展,以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加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进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二、树立角色转换的教师观

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必须以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探讨者、实施者和创造者。其角色转换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介入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方面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要转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进展的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制约教学论文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