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生命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5385 浏览:194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经过积累、感悟、熏陶、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才会螺旋式上升。因此,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什么叫能力?《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说: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和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点,分为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留意力等)和特殊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辞海》解释说:能力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点。
新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奔的火车,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的积累等就是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车头一块向前奔,这就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即学习过程。

一、听说读能力的培养

新大纲特别注重“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刘国正先生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同时,大纲也提出“小学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有不足提出来。能与别人商量;初中要求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高中要求学生能对课文阐发、评价和质疑。”由此,我感悟到要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就得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性是语言学习的本质属性之一,人们只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教师只有领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语文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听 根据速读的要求,我适当选择了课外材料为内容,开展了听力练习。如精选新闻或寓言故事让学生听,然后概括主要内容或寓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不但提高了听的能力,而且提高概括能力。
说 除了提问练习学生说外,我在教学中安排了课前3—5分钟的说课。可以说笑话、幽默故事;可以说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可以说新闻(内容涉及经济、文化体育、政治、军事等);也可以提要求、范围,让学生即兴表达。或记叙、或描写、或说明、或议论,这样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科学地练习,以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固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做饭”的策略,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能对“蒸饭、煮饭、炒饭”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无法做出“饭”来。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已有。为此我首先扩大课外阅读,在读中积累语言。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语文新课标对阅读考查的内容有以下陈述,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体现。这些内容的实质是突出考查学生阅读的几种核心能力,整体感知能力、鉴赏能力。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了解。然而,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文章匆匆忙忙,大致浏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凭主观感觉肢解文章,造成对文本的误读。所以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读”。“词不离旬、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关注文章的整体,不能孤立地理解它的字词句段。要具有文本意识,回答不足一定要以文本传递的信息出发,要深入文本仔细推敲,认真揣摩,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思维方式。以而更全面、正确地解答不足。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精思、勤记、善用、再辅之以强化练习,才能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质的奔腾,以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合作交流探究能力的培养

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一个智商再高的儿童,当他的求知探讨的冲动一旦泯灭于最富想象和联想的年龄段,这个人一生的进展也就有限了;而一个国家,当它的国民的创造性和探讨精神普遍消失于学生时代。那么,这个国家的进展就必然布满危机。可见,还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而合作交流学习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顽疾提供了良药,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做到“精讲”。学生不理解的果断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四处开花;也不能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东西全盘端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索,不仅仅以常规常式上去生疑,也可以特殊变式上去生疑,教会学生思索。并通过交流与合作激活思维,解开思维的“死结”,进发创造的火花,进展革新教学论文能力。
其次经常给学生提供反馈交流的机会。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增强能力。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不足,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实效。如学生年轻气盛,喜欢论辩,设置辩论活动就是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提升人生境界的机会,目的是让学生不必拘泥于辩论的外在形式,而重在探究交流合作,展示自我。
因此可以这样说,合作交流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全面深刻地熟悉不足、解决不足的能力,而且还能推动教学论文他们形成讲责任、讲合作、讲宽容、讲崇高的人文精神,这正是它的时代价值。
总之,无论是怎样的教学策略,都应“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只有经过积累、感悟、熏陶,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才会螺旋式上升,因此,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