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作文教学新探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7261 浏览:231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源泉,是作文的素材库。生活丰富多彩、五光十色,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思索生活,感悟生活,汲取其中的营养,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本文结合生活化作文的探讨,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作文;生活化
叶圣陶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将学生的作文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写出真情实感。小学生的生活面虽说狭窄,但也是活生生的生活体验。而解决学生作文中无病、虚情假意,还原生活、以生活中汲取营养是重要的途径。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进生活作文的概念,拓宽学生生活的空间,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出色,感悟生活的美妙,用自己的笔写下生活实际中的亲身感受,这样才能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笔者以事生活作文探讨多年,写下点滴感受,与同行共勉。

一、发现生活,学会思索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名言常常被悬挂在小学校园的明显位置,时常激励小学生们去观察生活。小学生虽说年龄偏小,生活阅历浅,但是他们的童稚生活世界同样丰富多彩,同样富含哲理与韵味。而小学生思维进展的局限性,使得他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往往人云亦云,对四周好的事物、美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会挖掘生活素材,不会感悟生活美,作文课上,一提起笔就觉得头脑空空、无内容可写,即使好的事物、美的事物也写不出新意。为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引导学生有意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如实际作文教学中,我极力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引导并带领学生回到大自然中,回到社会生活中,用耳朵去聆听春天燕子第一声婉转的啼唱、夏夜青蛙欢乐的蛙鼓、母亲耳边温柔的唠叨,激励他们感悟自然与生活,极力推进个性张扬。在生活场景中,帮助他们分主次,抓重点,观察有目的,表述有顺序,避免走马观花、浮而不实。通过多次走入自然与生活,帮助他们收集自然与生活中的大量信息与素材,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充实自己的写作题材库。在学会用眼睛观察,学会用耳朵聆听的基础上,还引导他们积极思索,净化心灵,感受感受。如观察劳动者额头转动的汗珠,感悟劳动的艰辛,本日生活的珍贵;观察暴雨后的小草,感悟生命的顽强及敢于抗争的气力;观察风雪之中长辈送来的雨伞,感悟长辈拳拳之心、浓浓亲情。

二、体验生活,学会表达

王安忆曾说“实在生活本身只有那么一点内容,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生活,大家观察到的也都差未几,而大家写出来的作品却不一样。”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经历,学生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即时体验有较大的差距,只要思想内容健康,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不能以教师自己的好恶厚此薄彼,抹杀学生积极思索的结果。只有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体验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样学生感悟出来的东西才是具体生动、最富有生命活力的写作材料,即使是肤浅的熟悉,也是他们走向成熟的一级级台阶。如何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呢?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体验。课内依然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主要场所。各科教师都应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积极创设让学生亲身实践的各种机会,唱一唱,跳一跳,涂一涂,画一画,都是很好的机会,在这样的尽情娱乐中,让学生迸发自己的灵感,创作出色的有灵气的作品,无疑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课堂上亲手实验探讨,认真观察、感悟,也是实践的好机会,学生享受实验带来的的欢乐和愉悦,要比空洞的说教来的实在、有说服力。坚持下去,终极学天生为课堂的真正主体,积极介入,不断学习,主动思索,主动体验,也积累了很多极富生命活力的素材。
2.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体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学生获取生活素材的极好途径,对于生活作文探讨大有帮助。如带领学生定时远足,观察家乡的四季景色的变化,感悟身边生活的变化;慰问孤寡老人,帮助生活自理有困难的残疾人,向老少边穷地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的生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访一访,亲近大自然,造访现实生活,拉近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间隔,触动学生的内心,必然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此一来,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而是材料多多,这时,进一步培养他们选择典型材料的能力。
3.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学校生活是学生求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学生唯一的生活现场。家校紧密联系,家长来校、教师家访,可以在不断地互访中帮助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接触社会,广阔视野,充实写作的题材库。当然,生活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入口。生活体验丰富了,并不代表学生就能用好这些素材。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并帮助学生寻找突破口,帮助学生架起生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
(1)让学生经常动笔练习。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并拓宽学生的选材空间,打开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清楚流畅地表达出来,做到有话可说,不拘形式,自由安闲。如对生活中某个出断的描绘,生活场景的叙说,也可以抒发心中的某种情感。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再讲求作文的技法,如收集素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的指导,力求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2)让学生乐于主动自由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作文有兴趣了,才有愉悦可言。传统作文教学往往以同一目标、同一尺子来要求和衡量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学困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的现象。对于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则大胆放手让他们自由表达,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题材新奇,构思独特,语言活泼,力求精益求精,每次习作都有新的进步。这样分层要求,可适应和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写作水平,避免了望尘莫及的心理压力,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进展,使学生在布满趣味的、愉快的、充实的生活环境中,主动自觉地进行写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