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关于,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31249 浏览:1438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探讨新知的兴趣

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教材内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探讨新知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1.教师本身要对数学体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的艺术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只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那么教师的正确引导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应具有的艺术修养,感染学生兴趣

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数学美的特点,让学生以行之的数学策略教学论文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艺中感受和数学美,体验数学美,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并的解题来体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以枯燥无味中解放出来,其乐无穷的境地。

二、 精心设计理由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积极的思维以“疑”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学生的天性。教师按“引疑-质疑-解疑”精心设计理由的程序,逐步地引导。

1.以导引趣

教师每节课的“开场白”(导入新课)说得好,对整堂课的教学有的影响。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联系”时,教师如下理由:“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吗?”教师拿出三根木棒演示,当学生居然组成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怎样的联系才能构成三角形。

2.以疑引趣

爱因斯坦说过:“理由比解决理由更”。理由是智慧的窗口,提问是开启革新之门的金钥匙。世界上发明创造都疑问,疑则诱发探讨,探讨则真理。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被激活的转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学生认知且启发性的理由,把学生引入与理由有关的情景。理由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时,老师先写出数“321”,问学生数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准备多位数,先计算一下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迅速判断出那些数能被3整除,那些数被3整除。学生对老师的一问、一激、一猜产生了极大兴趣,纷纷询问:“老师,您是怎么猜的?”“快把猜的绝招告诉吧!”渴求知识的表露在每个学生的脸上,学生的思维欲罢的,老师再把握时机,让学生观察能被3整除数的特点,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变为积极地参与去知识。

3.以动引趣

在课堂教学中,很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以中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以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变枯燥被动为学习,以而达到激趣乐学。让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并且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了进展,收到的效果。
我在教学“有趣的拼图”时,四组活动教学:先让学生“滚一滚”,请小朋友按以学具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观察一下这四个物体往下滑,会有情况出现。这样一来,教师引导学生在“滚”的中规律,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接着,我让学生“堆一堆”,让学生动手把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堆一堆,让学生去操作,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的知识,在操作中引导学生、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领悟、,直观的知识,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思维的进展。然后让学生“摸一摸”,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口袋不同形状的物体,这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拼一拼”,在美妙的音乐中,让学生们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把刚才拿的物体拼一拼,看能拼出东西来。这样学生边讨论、边琢磨、边试拼,你拼一块我搭一块,以中锻炼出同学的革新意识和革新思维。
三、数学知识来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也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以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1.以生活中提炼数学理由

学生每天生活在现实中,让他以身边找出数学理由。家里一年的水电费,温度与负数,月的开支制作扇形统计图等很好的教学资源。其实生活每一件事都学习数学,要引导。这样一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了学生的需求感,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2、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学是为了用,一旦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难题,他那种优越感,自豪感会激励他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价值,数学对生活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自然会增加。如在教求平均数一课时,设计巩固练习:“星期天,小强高高兴兴去池塘学游泳。已知池塘的均深是126厘米,小强身高134厘米,他碰到了难题,他在池塘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在可能答案出现后,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兴趣盎然,使涌起学习的冲动,以而启动和活跃思维。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文献:
马芯兰 《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组编《吴正宪与小学数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