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画师,《想别人没想至》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31528 浏览:1449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多骆驼的头;小徒弟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紧跟其后只露出脑袋,但画面却营造出络绎不绝的骆驼群的意境,让人拍案叫绝。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课文篇幅短小,讲述的却很有现实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学生读后能以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以教师的浅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倡议”中也写道:“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本课教学拟引导学生默读、分角色朗读和换位读等多形式朗读方式理解文本内容,地与文本对话。并在已知,联系生活中明白如何看理由,想理由。
教学:

1、默读课文,课文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画师的称赞。

2、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革新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你们看这幅画,画上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直立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以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课时:1课时
教学:
—、故事激趣
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多媒体课件)。
师:画家把花画出来,马蹄上花香犹存,引得蝴蝶绕着马蹄翻飞来体现“踏花归来马蹄香”,体现出这位画家并落入俗套之中,“想别人想到的”。
(板书课题,读课题。)
(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设计与文本内容密切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吸引了学生的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使地阅读学习。)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学习提纲:

(1)课文讲了一件事?
(2)小徒弟画的是?
(3)为小徒弟的画画师的称赞,而其他两位徒弟的画却令画师不满意?
(指名读、齐读学习提纲。)
2带着上述理由,默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是阅读的,还学生以的‘读者’地位。”学生带着理由自主读书,保证了学生拥有支配的课堂自读时间,有安静自读,自解,自悟的机会,以期达到学得的效果。)

三、再读释疑

1、依次释疑(学生默读后,简要回答):

(1)课文讲了一件事?
(2)小徒弟画的是?
(3)小徒弟的画为画师的称赞?而其他两位徒弟的画却令画师不满意?

2、引导朗读。

师:面对画师禁不住点头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二徒弟十分奇怪,到底画的是呢?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渎,变换不同的角色读。
模仿小徒弟、画师、大徒弟、二徒弟的语气读。

3、引发辩论。

师:小徒弟的画其实很简单,却画师的称赞,而其他两位徒弟的画却令画师不满意。想一想:大徒弟、二怎么说呢?(教师采访大徒弟、二徒弟)大徒弟、二徒弟与画师辩论。

4、揭示主旨。

师:“你们看这幅画,画上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直立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以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若隐若现”是意思?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学生谈的理解、感受。)
大徒弟再说:“原来他画得多是凶为……
二徒弟再说:“原来他画得多是……
画师说:“对,他画得多是……
师:正是小徒弟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体现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山间会有多少只骆驼。他已经做到了“想别人没想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不同角色去读同一段文章,以不同的理解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学生兴趣盎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上,小小的辩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深化。)

四、尝试拓展

师:现实生活,谈一谈在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是的事中,哪些体现了想别人没想到的。(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
师:老师今天也来考一考同学们,看一看谁能把老师出的理由解决得最好。
课件出示“深山藏古寺”的不同画面,让学生比较、选择。
(设计意图:已知,联系生活,并学以致用解决类似理由,的聪明才智,想别人没想到的。培养学生革新意识和正确的思想策略教学论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