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关于,武汉市高中生感恩心理目前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写作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7833 浏览:22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的策略教学论文对武汉市高中生的感恩心理目前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的感恩意识是普遍有着的,在独生子女众多的环境下,孩子们还是懂得感恩的。学校要引导学生对感恩的表达。
关键词:高中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14-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曾经经历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匮乏的人们,开始不断地用自己的最大能力、甚至“超能力”尽可能地为儿女、儿孙们创造着“幸福生活”。尤其是目前社会主导的“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对独生子女犹为娇惯和溺爱,这导致了孩子们的自我中心,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道“该我怎么样”,不懂得体贴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孩子变得冷漠与自私,是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文化长久缺失造成的,我们现在所缺失的正是感恩文化,如今我们要找回它们,就要抓住中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情感心理的进展和培养逐步潜移默化,教育并引导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品德修养,学会感恩。”感恩心理是指人所特有的对他人给予的恩惠主动表示感激的心理活动,知道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并能知恩图报。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目前的所得,除了靠本人努力争取外,还有许多人在背后奉献,能记住那些人和事,并承担一份歉疚,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是每个人应具有的基本心理素质。本探讨通过自编问卷,对高中生感恩心理的现况进行调查,浅析影响高中生感恩心理的因素并对感恩心理的培养与教育提出有益的倡议。

二、探讨策略教学论文

1.探讨对象。本探讨选择吴家山第一中学、吴家山第四中学来调查,这两所学校分别是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随机取样策略教学论文,分别以这两所学校各选取学生150人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83份,问卷有效率为94.3%。其中,男113名,女170名;独生子女134名,非独生子女149名;文科141名,理科142名;高一年级109人,高二年级121人,高三年级53人。
2.探讨工具。在界定感恩心理的基础上,以感恩行为的典型体现为取样标准,以感恩父母、身边人、社会三个层面来编制问卷。问卷共33题,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父母层面8题;身边人层面,分为老师和同学两大部分,共13题;社会层面,分为国家和学校两大部分,共12题。各题的四个选项A、B、C、D均按感恩程度由高到低排列,分别赋值为4、3、经浅析,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45,父母层面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913,身边人层面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24,社会层面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796。
3.统计策略教学论文。运用SPSS for Window 1

1.5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
1.感恩的总体情况。如果按照各项均选A项来计算,父母层面最高分为32,身边人层面最高分为52,社会层面最高分为52。本次调查统计显示,283名中学生感恩父母均分为26.18,感恩身边人均分为41.78,感恩社会均分为42.54。以平均数的百分比来看,高中生对于父母的感恩意识最强(81.813%),其次是社会(81.808%),再次是身边人(80.346%)。可以看出,高中生的感恩意识总体来看是较强的。在感恩情况的自评中,19.78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感恩情况很好,72.43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感恩情况还可以,只有

7.77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感恩情况不好或有待改善。

2.感恩心理的性别、年级差别。统计结果表明,感恩心理在对父母、身边人、社会三个层面上,没有性别差别。就年级差别来看,对父母层面,感恩心理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别,但在对身边人和对社会两个层面,感恩心理有显著的年级差别。进一步的差别检验显示,高一和高二年级在对身边人和对社会两个层面有显著的差别,均是高二年级大于高一年级。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别。以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特点来看,在对父母和对身边人两个层面,感恩心理没有显著性差别,但在对社会层面,感恩心理有显著的差别,独生子女大于非独生子女。
四、讨论
以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性别差别虽然首先体现的是一种生理差别,但主要体现的则是一种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工的差别,并由此导致男女心理和社会进展的差别。本调查所探讨的实际是一种感恩观念和行为的体现。由于现代社会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在高中生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学校、社会在对待男生和女生上基本没有偏向,所以相应地高中生所反馈的感恩心理也没有什么差别。不论是在哪个年龄阶段,孩子们都能深深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关怀,所以感恩心理在父母层面上没有差别。但随着人们阅历的增加,心理上日趋成熟,在对社会及身边人的感恩状态上会出现年龄差别,这种差别虽然不单纯是年龄的作用,但不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都在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期望中深深感受到要回报父母的责任。非独生子女生活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常与同胞分享亲子之情,共担赡养之责,同时非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开受到家庭中其他子女的影响;独生子女虽是家庭的核心,但他们并非只懂得索取,他们也能感受到父母和身边人的爱,同样有着感恩的心。在对社会层面,可能是由于我们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子女政策,对独生子女有一些优惠的待遇,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这些优惠,所以相应地独生子女对社会的感恩要大于非独生子女。

五、结论及教育倡议

高中生的感恩意识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强的,感恩心理没有性别差别。在对父母的感恩层面,没有年级差别,但对身边人和社会的感恩层面有着年级差别,均是高二年级大于高一年级。在对社会的感恩层面,独生子女大于非独生子女,在对父母、身边人层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没有差别。调查还发现,虽然很多学生有感恩之心,但他们却羞于表达这种感激或根本不知道怎样表达。这可能是与我们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凡事注重含蓄,造成学生缺乏表达的环境、勇气和付诸行动机会。所以,学校要利用各种契机,引导学生以生活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父母、身边人和社会大胆地表达出心中的感恩[3]。
参考文献:
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2-13.
现代汉语大词典(第3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225.
[3]职勇.感恩的心-最完美的“感恩”主题培训读本[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作者介绍:孙远(1974-),女,河南南阳人,江汉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以事心理健康与教育工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