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语言与思维协调进展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807 浏览:66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学生思维进展是进行学习的前提,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离不开思维的进展。思维是接助语言实现的。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语言的进展,也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努力把语言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思维和语言互相推动,协调进展。

1. 理解词、句、段,进展逻辑思维

词、句、段的训练是中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词的理解不能以词解词,应当把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样方能使学生感受得更深刻。如小学语文第五册《师生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三位女同学带着全班同学的心意去看望王老师”。“课文中的‘心意’是什么意思?”,为了理解“心意”一词,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课文中的心意是指________。“一篮子鸡蛋”表达了______对_______的。学生通过讨论与练习,进一步理解“心意”不单指“一篮子鸡蛋”,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对老师的问候、祝福、尊敬等含义。紧接着在学生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造句,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词语,更加深了对词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存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进展。
对篇幅较长,段落较多的课文,要帮助学生清理层次,了解每一层之间的逻辑联系,为高年级分段理解做准备。《雷雨》一文用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课文的逻辑顺序;《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以先揭示每一段大意,然后要学生按大意分层。划分层次,理解课文脉络,也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一条途径。

2. 展开想象,进展形象思维

语文教学既要推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进展,也要推动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进展。小学擅长于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在现表象,发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地进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
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我问:“在生活中,假如碰到了像狐狸这样对你说奉承话的人,你会怎么办?”“以‘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为题,编个故事,说给父母听听。”“《小摄影师》课文的结尾写了小男孩去取胶卷,还没回来,高尔基十分惦念。想象一下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充分利用插图展开想象,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教《乌鸦喝水》一文的三幅插图,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观察的:先向学生问到“图上画着乌鸦想喝水,可是喝不着,你们想想,乌鸦的心情会怎样?”学生说:“乌鸦心里很急。”老师又问:“你们以哪些地方看出乌鸦很着急呢?”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它的两只翅膀想两只手一样抱着瓶子,眼睛睁得大大的,心里很着急。”教到第三幅画时,一个学生说:“乌鸦喝着水了,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另一个学生说:“它还拍拍翅膀,心里很高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以乌鸦的眼睛、翅膀的变化——这些很容易忽略的小细节,来感受乌鸦的心情。这样,就把看图和语言学习结合在一起了!

3. 扩展词句,进展创造思维

学生语言进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词汇量的丰富;学生词汇掌握多了,就会推动语言进展。老师善于抓关键词,让学生学会一串词,如教《初冬》一课,结合学生课前观察的初冬景象,懂得冬天刚来的时候,叫“初冬”,然后举一反三,春天刚来的时候叫“初春”,夏天刚到的时候叫“初夏”,秋天刚来的时候叫“初秋”。这样一下子让学生掌握了“初春”、“初夏”、 “初秋”、 “初冬”四个词语,这样的词语训练,不仅丰富了词汇,加强理解,还进展了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又如补充句子“春天来了,_____ ”。学生在横线上填“燕子飞回来了”、“柳树发芽了”、“花开了”、“农民伯伯正在田里播种”补充句子,既是连句成段、成文的基础,也是使思维发散和深化的历程。还可以运用连词造句,说出连贯的句子,思维就发散开了。
总之,一切教学手段的选择、利用,都要有利于沟通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事物间的联系,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善于提启发性的不足,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达到语言和思维协调进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