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浅谈政治学论述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作用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12031 浏览:478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们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并且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开始关注高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文章分析了政治学理论所具有的公民教育功能以及对政治合法性这一政治学的重要概念的借鉴与延伸,得出:加强政治学理论的学习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有着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政治学理论;公民教育;政治合法性
1812—2485(2012)09—003—03
1 高校德育工作应充分利用政治学理论的公民教育功能

1.1 政治学理论具有公民教育功能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们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并且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开始关注高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然而德育工作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恰恰忽视了政治学这个理论体系的作用,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其理论具有强烈规范性与科学性,并具有指导政府合法行政和培育公民精神进行公民教育的两大基本功能。特别是政治学理论所具有的公民教育功能。可以使人们对政治知识、政治系统和政治现象具有明晰的政治认识,因而形成积极的政治参与心态与政治权利意识,逐步成为具有一定政治理论素养和政治品德的合格公民。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对于国家的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的权威形成自觉的认同,在政治道德和社会道德方面具有完全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性,表现出高水准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教育实质就是一种符合现代法制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现代政治文明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观教育”。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公民教育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仍然是政治教育。在现代政治学理论中,政治教育属于“直接政治社会化过程”,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政治教育旨在形成人们正确的政治意识,正确认识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其主要特征是“灌输”,在学校主要是以开设思想政治课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不容否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都会根据不同的国际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国内形势而制定、确立相应的政治教育目标与任务。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在为了建立政权而进行的武装斗争中,政治教育主要讲政治理论和革命道理;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革命的接班人”。当时的指导思想受到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制约,面对着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以及国内无处不在而需要“年年讲、月月讲、讲”的“阶级斗争”,那时的政治教育提出了“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育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政治教育的目标摆脱了以往的阶级斗争模式,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观念的基础上,政治教育提出了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并具体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因为是合乎时代要求的,这样的教育内容完全可以满足当时社会进行动员的需要,因此无可非议。然而当今社会的政治教育虽然也根据时展更新了目标,增加了新的理念,但还是对公民教育的内涵理解过于肤浅化,忽视了公民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依照通常的理解,公民指在一个国家里,具有该国国籍,并享有法定权利义务的社会成员。公民意识主要是公民对于自身享有法定权利和义务的自觉。其中,享有权利的主体意识是履行义务之责任观念的前提或基础。当作为个体的人拥有了“公民”这一身份时。表明公民既要主动地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治理当中,又要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度。而公民身份的明确只有通过公民教育过程。但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更多地是仍是从国家的角度和整体社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说教,使学生的公体性受到了压制,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在理论上被动地感知政治与国家的发展,没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热情,只顾个人自身发展,缺乏对公共领域与公共利益的关注,从而对政治生活产生冷漠感与距离感,甚至产生排斥感。当然这也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公民教育的意义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强化公民教育,还因为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使人的个人主体性不断增强,对于知识的接受和对事物的评判不再是不予异议了,信息时代丰富的域外文化和大量信息蜂拥而至,人们的头脑变得“复杂”了,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开始被削弱了。因此就需要公民教育以政治知识、法律知识和社会政治道德为内容,站在法制国家权威、社会公众利益和现代化法制秩序合理性的立场上,通过教育从业者与受教者的积极互动,以多种形式和主动参与的具体操作方式,来充实和完善受教者的法制意识、道德自律以及政治人格。
2 “政治合法性”理论对德育教育的借鉴

2.1 合法性的涵义

合法性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涵义。在君主政治时代,指的是君主继承最高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条件,如血统、出身等等。而现代政治学指称的合法性,则涵指公众内心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认为政府的统治是合法的和公正合理的,也就是说,强力并不构成权利,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换句话说:合法性的实质就是对治权的认可;其基础是“同意”——“被统治者对统治的同意”。

2.2 高校德育教育中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借鉴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寓思想教育于学生管理活动之中”的要求来说,高校德育工作中,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借鉴“合法性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呢,二者之间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通过考察政治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道高校德育工作中政治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其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具有双重职责。而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寓思想教育于学生管理活动之中”这一工作特点来看,政治辅导员日常履行的学生管理职责是其开展工作的基础。在进行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与辅导员之间构成了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的合法性,一方面,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职能的合法性来源于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其工作所给予的必要的授权,也就是说制度的保征是正常履行管理工作的前提;而另一方面,辅导员对学生管理职能的实现,用我们前面的理论来说,则取决与被管理者对其管理的认同,即从学生角度看,辅导员对自己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是合法的,而且还要是合理的。也就是说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职能的实现也需要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否则其管理职能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走向相反的向。于是,我们发现,高校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大多数学生“认同”,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构成大多数学生认同的基础就是这些从业者自身的感召力,也就是施教者自身应具有符合现代政治文明发展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适应教育工作所需要的良好的性格特征;适应教育需要的职业资格;以及能促进自我发展的调控能力。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要具有人格魅力,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第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第三,个性的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这样的感召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从教者的一言一行产生认同感,而且会塑造学生的价直观和行为选择。从而实现以身作则,变说教为引导、带动的教育效果。
3 加强政治学理论学习对高校德育工作实施的意义

3.1 加强政治学理论学习,提高教育从业者自身的理论水平

在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理论更好的武装自己,由于这一工作领域专门理论的不足,就更应该通过对政治学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学科的学习加以运用并创新,使得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实效得以加强,尤其是政治辅导员这支活跃在高校德育工作第一线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可以发挥出更大作用。

3.2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育人能力

有了指导性的理论之后应该是将其运用于工作实践当中,而再进一步则是由实践出发,把经验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育人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实施中,其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通过政治学的“人文化”过程,在内容中增加与现实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政治学基本理论,作为增进公民教育的最佳、最现实的路径选择。首先,学生工作者要树立服务意识,改变观念,变管理为“服务”,实现由管理者的身份向服务者的身份转变。培养“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准确把握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学生普遍关心的事情,及时处理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学生权益。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对于学生的处理,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生对学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618jyw.com
校的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并予以确保。
其二,学生工作者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以真挚的情感去关心、理解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由于成长环境、受教育基础以及家庭情况的差异, 使得每个学生陷入困境的原因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在解困过程中要根据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于学生的有效措施,尤其要加强对于经济困窘、学习困难、思想困惑、心理困扰和就业困境学生的解困帮扶工作。
其三,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系统,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测, 并通过评估预警信息发出危机警报,根据发出的预警信息及时的、正确的处理心理危机。通过建立专业化心理咨询队伍保证危机处理质量。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专家组,负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心理门诊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课题研究。
其四,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人文环境即是校园的文化环境,是高校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的物质制度、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环境优美,秩序优良、行为文明、精神高尚的校园,对于大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那么,切实加强政治学理论的学习,在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育人能力的同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有着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春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公民教育的缺失与强化[J]. 辽宁教育研究,2006(12).
2 罗辑,张贺楠.借鉴政治学理论分析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的基础[J]. 思想政治工,2008(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