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28522 浏览:1311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本文通过笔者的教学经验,从浅到深有效的引导孩子培养兴趣一建立信任一总结反思,真正做到新课标教学的标准。
【关键词】培养兴趣 建立信任 总结反思
1006—5962(2012)09(a)—0142—01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随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加强学生的“数感”、通过解题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拓宽学生的思路、通过与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些是新课程的目的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牢牢记住的引导方向。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引导呢?

1、巧设意境。寓教于乐

 源于:职称论文www.618jyw.com
 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以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并导出讲课内容。在讲授“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小明带着5元钱去买零食,他买了一包饼干,营业员阿姨对他说“小朋友,本来五元钱买这包饼干是不够的,但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饼干打八折,这是找你的两角钱,欢迎下次光临”小明糊涂了,那么这包饼干到底是多少钱?同学们你们能帮助苦恼的小明找出答案吗?在故事的引导下,学生纷纷思考,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在不知不觉里使思维自然过渡到所学内容。经过几分钟的学生讨论,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数×0.8=4.87”,增强乘法与除法的互动学习,不仅加强了他们对除法的学习,也巩固了他们对乘法的认识。又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疑虑,把错误和正确的答案放在一起,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辨别真伪。让选择正确的学生给选择错误的学生讲明道理。这样,无论选择正确与否,均可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2、点拨得当,以智服人

在现在的学生中总有这样一种现象,同学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在他的课堂上多下功夫学习;不喜欢哪个老师,那么在他所授那一科上的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作为一名老师,我当然不是完人,不能确保让每个学生对我所教授的学科都产生兴趣。但我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建立自己在学生心中“真理化身”的形象,用自己的智慧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多下功夫,在关键点处疏通学生的思维,力求让他们领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数学之美。这对建立学生的数学兴趣也十分关键。在讲授两位数的乘法时,课外我补充了一点知识,我要求学生不动笔一分钟内计算出“12×14”的答案。同学们个个面面相觑,表示有难度。这时我马上告诉他们答案为168并让他们动手进行验算。在举出三个这样十几乘十几的速算例子后,同学们终于按捺不住喧闹着让我揭示谜底。我并没有马上给出计算口诀,而是把这三组数放在一起,让同学自行观察比较,引导他们思考“6”和“8”的来历,很快“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的计算方法就深入人心了。

3、按时回顾,总结反思

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起反思、总结的习惯呢?

3.1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数学的美也正美在她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在适当的阶段学习后,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典型例题,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比较和概括。抽出其中的数学模型,比如“加数十加数=和”,“速度×时间=路程”等,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即数学模型就是多题一解的钥匙,是解题的核心。题海茫茫,无论多复杂的题目,只要找准核心找对钥匙,就一定能打通思维的关卡。这也是掌握某一类题目解题方法的有效途径。要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对一类问题掌握透彻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讲”出这个题目的所以然。

3.2 课外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解题对数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坦白来讲,提高数理化的关键就是“做”。解题使数学知识得到巩固、解题使数学能力得到提高、解题使数学知识变得纯熟。课外引导学生总结反思的关键是学生的作业,练习以及试卷。首先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在学生认识失误,理解偏差时,我们不应忽视这些宝贵的“错误资源”,而要有耐心的探究学生的思维,帮他们找出错误的症结并将他清楚干净。避免类似问题重蹈覆辙。其次,作业中应多对比布置一些“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题目,防治学生“定式思维”的产生。引导学生反思这样的题目是非常有价值的,让学生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学习兴趣。最后,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新颖解题,用一题多解挖掘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不同的解法中引导学生进行因果和对比反思,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及培养他们深入思考的能力。

4、适时引导,掌握课堂

“引导”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带领,指引”。诚然,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可是老师也必须控制课堂在自己的掌握之内。笔者看来,两个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思维的游离现象:1.讨论太过热烈。讨论不仅激发、开拓学生思维,也给教学之外的信息带来入侵机会。一旦出现学生讨论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老师应立即“收绳”,纠正偏离的航向确保他们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收获知识。2.问题太难,思维受阻。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的讨论组,在遇到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时往往倾向于放弃。教师此时应及时察觉,多对他们的思维进行一些调控,引导和点拨,鼓励他们继续追寻真理,畅游在知识的乐园。这才是真正活力向上的素质教育课堂。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能“看到”老师和同学思维过程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能磨砺学生品格,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习惯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塑造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