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会支持身体锻炼行为与社会支持有关理由综述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6731 浏览:19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2
摘要社会支持对于个体的身体锻炼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简单的概述了社会支持的含义、社会支持的分类以及影响社会支持产生效果的因素,列举了一些在社会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展望,希望通过对社会支持的研究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社会支持身心健康身体锻炼行为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等各方面的快速进步,过去许多必须靠身体活动完成的事务,已被机械化甚至于电子化的产物所取代,造成现代人的生活型态偏向于缺乏身体活动的坐式生活型态。也由于生活型态的改变,人们的身心健康亦受到影响。促进个体的身体锻炼行为已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但行为的改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个体的生活型态从“静态”到“动态”的行为转变,牵涉到复杂的个人、社会与环境因素。而社会支持作为社会环境概念下的一个弹性变量,对个体的身体锻炼行为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支持的概念

社会支持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源于二战后人们探求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影响这一背景(Homes & Rach,1967)。到20世纪70年代,社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会支持首次被作为专业概念由Cassel(1976)和Cobb(1976)在精神病学文献中提出。但是,关于社会支持的概念,至今仍未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者们曾从各自涉及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角度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部分国外学者关于社会支持的定义有:Sarason(1983)等人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Malecki(2002)等人认为,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社会支持的研究逐渐深入,而产生了一些新的关于社会支持的定义,其中包括:李强(1998)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支持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陈成文(2000)认为,从社会学意义角度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社会支持的理解未达成统一,但我们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实际上包括这样几个公认的要素:可获得的、与各种社会关系有关的外部的资源。笔者综合他们定义中所包含的要素,认为社会支持的定义应包括的要素包含有:(一)它是个体对外界的应激反应的回应。(二)它作用的基础是一定的社会网络;(三)它发挥作用的途径是个体与外界互动。(四)它的内容是所有可被个体利用的社会化的外部资源;

(五)它的目标是使个体重新恢复到和谐的心理状态和优良的生活中。

三、社会支持的分类

目前,关于社会支持的分类说法很多,但尚未有统一的分法。研究者从各自的理论和研究目的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对社会支持进行了划分:
(一)国外学者Barrera和Ainlay将社会支持分为六类,具体包括:1.物质的帮助(Material aid),比如以金钱和其他物质的切实的帮助。2.行为的援助(Behioral assistance),比如分担体力劳动的工作。3.亲密的交往行为(Intimate interaction behior),比如说倾听,表示尊重,关心,理解等。4.指导(Guidance),比如提供帮助、信息和指导。5.反馈(Feedback),比如提供有关他们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个人的反馈。6.积极的社会交往(Positive social interaction),比如参加娱乐和放松的社会交往。
(二)国内学者肖水源(1987)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的利用度。丘海雄(1998)认为社会支持包括施者(provider)与受者(recipient)两个有意识的个体之间的资源的交换。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的施者就是社会支持的主体,社会支持的主体是一定的社会网络;而社会支持的受者就是社会支持的客体,社会支持的客体是一定的社会弱者;社会支持的介体是一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社会支持的介体也就是社会支持的内容与手段,它是联结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也是架设在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

四、影响社会支持产生效果的因素

(一)支持源
贺寨平(2001)认为在社会支持中,社会网络规模的大小、紧密度的高低、中心度和网络成员间的互惠,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影响。

(二)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研究表明,被支持者对来自于社会的支持利用度大小,给个体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性别、性格以及兴趣、需要和动机。
1.个体的性别因素。对于如何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程虹娟(2002)对106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是女生在社会支持人数、满意度、信息支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和情绪支持等方面显著高于男生。一般认为,女性相对男性来讲是个弱势群体,容易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另外女性在感情上的敏感性和丰富性,使得她们也更可能给予他人以支持。而相反,男性的角色给人以坚强、独立、感情内敛和具有竞争性,当男性遇到困难的时候,社会更多的是期望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而不是寻求他人的帮助。
2.个体的性格因素。李强(1998)许多权威性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的心理保健功效如何与被支持者的个性特点直接相关。个性因素可能是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变量,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个性因素影响着个体对所受社会支持的感知。有研究表明,个体对所受社会支持的感知并不完全等同于其实际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具有较低社会支持感的人对他人的评估比较消极,而对自己本身,则产生人际交往无能、焦虑及社会排拒感。这样就降低了社会支持的心理保健功效。
第二,个性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换感,社会交换感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作用。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给予别人的支持比接受到的别人支持多的话,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与反抗情绪。相反,如果一个人感知到自己给予别人的支持少于自己所接受的别人支持,则内心会产生不安、歉疚与羞耻之感。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增益效果只有在这两种感觉达到平衡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一个人如果担心自己缺乏回报能力,他便可能不会求助于人,甚至会拒绝别人的支持。
第三,个性倾向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性格内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以及对它的利用效果有明显的差异。
3.个体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个体在寻求社会支持时,会根据自身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的选择。而影响个体进行选择的主观因素其中就包括:第一,兴趣。个体对某件事情或事物的兴趣大小,可能导致个体在选择寻求或者获得社会支持时,因事制宜的产生不同的选择方式。第二,需要和动机。个体对某些事物是否需要以及个体在面对或处理事情时的动机,可能会直接的影响个体选择的社会支持方式。

(三)时空变化造成的情境独特性

从广义上讲,社会支持是一种环境变量,它会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如文化因素、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
1.文化因素。文化是影响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个体对支持的感知有很大差异。Sarason(1991)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它形成于儿童时期,稳定于青年时期,它的形成过程受到文化背景和情境变量的影响。Hurdle(2002)的研究也发现,不同的文化胜任力(culture competence)对该文化下的宏观与微观社会工作干预措施的运用有着明显影响,这样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社会支持感就会有所差异。以上研究表明,文化因素对社会支持的影响不可忽视。
2.时间、空间因素。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时间、空间特性也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变量。社会环境、个体身心特征因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变而可能产生新的变化,由此导致的社会支持在不同时空段出现的类型、规模大小、紧密度以及中心度可能不同,这就导致社会支持的价值或产生的效果不同,因此给予社会支持时必须考虑到个体所处的时间段或者空间位置。

五、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社会支持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健康行为促进领域的一些学者也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领域来定义和操作社会支持这一变量,这不利于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目前针对社会支持的测量还存在局限,测量方法多采用定量研究,忽视了定性研究的重要性。并且现如今对于社会支持的研究多处于理论的思辨与推敲总结,缺乏大量的实验佐证,不易进行统计分析。另外,时代变化对社会支持结果变量产生的影响值得重视。
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研究的新角度。首先,要加强对社会支持概念的界定、结构的完善,进而得出科学的操作化定义。其次,加强定性研究。再次,由于社会支持研究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所以在进行横向拓展研究的同时,应进行纵向的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健康领域的知识。最后,社会支持的客观部分不能或较难改变,而主观部分和利用度是可改变的成份。所以,社会支持的研究要根据特定需要,既要兼顾结构和功能,也要兼顾整体性和特定性。要将研究落实于实践之中,有效地干预与指导实践活动。培养规律的身体锻炼行为可提高生活品质、延缓衰老及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可以获得心理及社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利益。身体锻炼行为的进行影响着社会支持的获取,社会支持的获得制约着身体锻炼行为的进行。
参考文献:
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23-25.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70.
[3] 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9(6):25-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31.
[4]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81.
[5] 施建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200

3.9(1):58-61.

[6] 程虹娟,龚永辉,朱从书.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

3.11(5):351-35

[7]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

4.27(5):1175-117

7.

[8] 胡然.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 [9] 刘杰.中国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0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