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提问让有效提问打造有效课堂流程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31516 浏览:1445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提问,是我们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教师恰当的提问,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反馈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时,教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学生带入一种预欲研究未知问题的情境中,造成一个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讲《八戒吃桃》的故事:孙悟空在花果山种了一棵桃树,桃子成熟了,孙悟空因事外出,被嘴馋的猪八戒钻了空子。第一天偷吃了整棵树上桃子的 ,以后每天都分别偷吃了现有桃子的当他偷吃了4天又要饱馋一顿的时候,孙悟空回来了,看着被吃掉的桃子,孙悟空十分恼怒,举杖将猪八戒痛打一顿,猪八戒忍痛逃了。孙悟空看着树上剩下的20个桃子,摇头叹惜。同学们,你知道这棵桃树结有多少个桃子吗?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激发起来,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把树上桃子分为5份,第一天吃了总数的1份 ,剩下4份,第二天吃了剩下的1份 ,剩下3份……,这样每天都刚好吃了总数的 1份,因而可求总数:20÷( )=100。

二、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 ,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科学“电和磁”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什么能使小磁针摆动的问题的研究,在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看谁连接的最好,最先完成,谁的灯最先亮起来。再让学生相互说说电流的走向。这时,教师趁学生高涨时要求学生拿一个小磁针靠近通电的导线,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并说哦说为什么?教师在顺势提出问题你可以怎样让自己手里的小磁针摆动的更大些啊?教师的实时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看法。那么为何不自己亲手做做看啊!这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实验,教师只做个别指导。教师着重要指导学生练习自己以前学过的电学知识来完成检测自己的推测的正确性。学生联系旧知,推出新知,但是有自己提出来疑问啊,短路可以增大电流,让磁针左右摆动的更快,但是有一个巨大的绝点,那就是危险啊,哪又该怎么办呢?那么老师这时就提问:那就请同学源于:www.618jyw.com
们自己动动脑筋啦,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啊!于是同学们就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想到自己的办法,这时教师就实时引导,要注意安全,要迅速断开电路。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了。最后得出结论是:电流可以产生磁、通电线圈可以产生磁。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为什么电流可以产生磁?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有点教师在上课结束的时候会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听懂了吗?学会了吗?这样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听懂了、学会了”,可实际情况呢?不言而喻。其实没听懂的,不会的都在里面当南郭先生了啊,滥竽充数。看起来这堂课的效果很好,因为学生都说懂了、会了。可是实际呢?如果教师这时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探讨的啊?或者谈谈自己这一节棵的感受或收获等问题也许就会好多了。学懂了的、没学懂的、不完全懂 的,都会有自己的收获、看法,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再一次高涨,教师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这一节课中的不足,及时对症下药。还有教师在课堂上最应该忌讳的提问就是对不对啊,是不是啊这类的问题啊。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放开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会有意外的效果。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应要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课堂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