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性学习运用题目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34358 浏览:1581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探究性学习愈来愈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并且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性学习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一、创设情景,诱发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探究中更加深入了解知识的难点与重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去思考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618jyw.com
我首先让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学生1: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一根叫分针,短短的胖胖的一根叫时针)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具的时针、分针。学生2:都有12个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接着让学生自己转一转,说一说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小组讨论交流)学生3:顺着时针转的。这样通过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也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才能,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创造者,最终让学生在边实践边探究的过程中轻松接受、掌握新知识、增强新能力。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陶行知先生也曾谈及:“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顾明远教授曾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由此可见,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是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保证。不善于发现问题就不善于探究。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善于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说在作示范课《分数应用题》一节时,我给学生出了“甲数是10,乙数是20”这两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再解答,因为比较简单,学生就可以提很多问题:“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提出来的,他们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此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提问兴趣,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不断地训练,不仅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追根刨低,而且在质疑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激发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三、创设思考空间,调动学生探究

传统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答案的“标准化”,往往忽视学生的思维拓展,如果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成定势,展不开思路,就往往跳不出“框框”。因而。拓展学生思维,使其思维呈活跃的态势,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如果学生思维拓展了,就容易形成灵感爆发,对事物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产生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例如教《简便运算》时,先出示“197+69”,开始没有做任何提示,也不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分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最简便,比比谁的简便方法多,谁的方法最简便,我也作为小组成员加入讨论的行列,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样我就和学生进行了平等的对话,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对问题的看法就更多样化、全面化。于是学生提出了各种解法:190+69+7;100+69+97;197+60+9;200+69-3;197+70-1;200+70-3-1······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去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或与众不同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任何事情习惯展开想象,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的探究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去探究,乐于去探究。
总之,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运用顺应了现代教学的改革,使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真正构建了互动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头脑,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自我活动表现的机会,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从而实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探索性的学”的基本理念。探究性学习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学习方法,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探究性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做好这一项教学研究,多想办法,克服困难,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