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几点提高中学生学习古文兴趣一些认识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14611 浏览:6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纵观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教学占了整个教学内容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而且中高考文言板块所占分值较大并仍有提升态势。针对该情况,认为教学文言文关键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将从挖掘文学性和思想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纵横比较、归纳整理,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方面谈谈提高兴趣的浅显认识。
关键词:古文;兴趣;文学性;思想性;比较整理;研究性学习
对于学习语文,学生流传着一个口头禅: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鲁迅文。由此可见,学生将学习文言文(古文)作为语文学习的一怕。而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关键在于老师,老师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美,体会到文言文的实用才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提高课下学习的自觉性。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呢?经过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一、挖掘文学性和思想性

中国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祖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名篇佳作,数不胜数。诵读经典,能使学生常常耳濡目染于先哲们光辉的思想中,潜移默化学生的素质,陶冶他们的情操,克服人生的挫折,感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魅力。
就高中阶段编选课文来看就很有规律,这些篇目都是特定时期的很有特征的代表作。《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几篇文章,叙事生动曲折,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而这些正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突出特征:烛之武的言辞、机智,活化出的是一个“辩士”形象;荆轲刺杀秦再现了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刻画出有勇有谋的“侠士”形象;项羽和刘邦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宴会,尖锐和激烈中,塑造了复杂丰满的“将帅”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正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探讨这些问题,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等篇目又让我们初步认识了先秦诸子散文的魅力。《过秦论》让我们领教了赋体政论文的排山倒海之势。《师说》吹响了古文运动的号角。明代的小品文独抒性灵。对于这些精品美文,不用细讲,学生就会明白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轮廓,一部散文发展史,尽在不言中。古文这么有意思,学生怎能不垂青于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挖掘出这些文化内涵,引领学生徜徉其间。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贪多求全,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大忌。短短一节课上,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实践告诉我们: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就能收到纲举目张之效。凡是教材关键处,学生困惑处,就要大胆讲,而且要精讲细讲,使学生课课有所得;同时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618jyw.com
式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学生就不会感觉烦躁。

三、纵横比较,归纳整理

1.注重实词找规律。学习文言文,碰到最多的是实词,最需要积累的也是实词。理想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纵横比较,归纳梳理,把学习内容建成一个网状结构。古代实词最大的特点是一词多义。例如,“诚”这个词学生经常碰到,“诚”的本义是“真心、不虚伪”。发自内心的真实就是“真诚”,如“以诚处世,以诚待人”,有时候作副词“实在”“的确”的意思,作副词时还有“真实”的意思,可以译为“真的”,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词多义现象,就是因为有引申义的存在,多积累一些词的引申规律,实词就会记得特别牢。通假字也属于实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往往通假字的本字和假字不是音近就是形近。古今异义词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这我们也要注意积累规律性的东西,不管词的意思变化大小,它都有发展的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古今异义词就好辨析了。
2.在虚词中找趣味。古文的抑扬顿挫、铿锵有势往往是通过虚词表现的。有的学生总觉得虚词枯燥,其实虚词也好玩。如《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的“之”,几乎代表了“之”字的所有用法。我们可译作“哀叹我短暂的一生,羡慕那无穷的长江”,也可以译作“哀叹我一生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我们可以理解为“吾生须臾,长江无穷”,甚至可以理解为“哀叹我一生那样短暂,羡慕那长江如此无穷”。这样一来,“之”当助词“的”,当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作指示代词等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都有规律。有意地将这些知识点总结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就有章可循了。

四、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实,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文言文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文言文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应考虑研究什么的问题。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应首先明了一篇文章具体研究什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来说,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因此,不能进行大“课题”的研究,他们研究的范围最好局限于课本,或与课本密切相关的材料。他们的时间有限,最好能在课堂上进行完。鉴于此,我们不妨尝试研究一个主问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问题去探究一系列小问题。
然后考虑怎么研究。师生共同参与进行讨论是非常好的办法。老师可以针对一篇文章提出一些小题目。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文学现象,一种观点都可作为研究题目。学生在讨论时不必要求面面俱到,有新意有道理就可以。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多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语言、立意等进行比较。比较法是研究性学习的好方法之一。还要培养学生把思考讨论过程记下来,写成学习心得。
最后考虑研究有什么用的问题。研究性的过程中,除了可让学生领略到中国文字和语言的魅力,还能极大地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和写作水平也会提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文言文教学从怪圈中走出来,让学生真正乐于学习文言文,其实任务是非常艰巨而复杂的,我们要解决学生的思想偏差,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整个教学中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从而让学生在浩瀚的祖国古典文学海洋中驰骋!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巫山初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