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环境让孩子在环境教育中健康、快乐成长小结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12564 浏览:485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人类与其居住的生态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作为美育内容之一的美术教育,应当把环境教育融入课内外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为此,我将环境教育有意渗透于日常的美术教育之中,在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美化环境与生活,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及审美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

一、寓美术教育于校园环境建设中,激发热情、陶冶情操

新颁布的美术新课标要求:“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校园环境的好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美整洁的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诲,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环境建设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环境美的主人翁精神。比如,在“房屋”写生教学中,我让学生走出教室,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校园,描绘校园。有的学生画出了学校的全貌,有的学生只表现了学校的某一个角落,我及时地对这些作品进行优劣分析,让学生指出画中缺少的东西,并把学生的优秀作业贴到橱窗里展览,让学生们惊讶的是平日里不引人注意的一木一草、一砖一瓦、一情一景却在自己的画中发出动人的光辉,原来自己的校园竟有这么美!我从学生自豪的眼光里看到了希望,又进一步诱导学生,让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工作,促使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同时积极响应学校倡导的“弯腰”行动,教育学生自觉地把废纸拣起丢进垃圾筒,校园环境大为改观。整洁美丽的教室和精心布置的“墙壁文化”无疑会给学生一种深邃的美学启示,对学生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环境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是班级开展美术环境道德教育的一种潜在而有效的方式。美丽的校园环境营造,直接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调动了其非智力因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寓美术教育于“变废为宝”活动中,提高兴趣、练就能力

美术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尤其是一些外形特别、可塑性强、容易制作的色泽较艳的材料,如碎布条、旧挂历、旧包装纸、饮料瓶、易拉罐、树皮、果实种子等,用来制作美术作品。一般说来,废弃物制成的美术作品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纯装饰性的,如壁挂饰品,把旧报纸杂志撕或剪成某些形状,或把各种有色泽花纹的旧布进行裁剪,或把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种子进行拼贴镶嵌,皆成一幅美丽的装饰画; 又如,用一些旧报纸旧挂历结合起来可做一些贺卡。第二类是实用性的小制作。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设计。例如,用同学们收集的旧挂历制作一只拎包,或折成一个小文具袋;在厚泡沫板上按上十几个小瓶子,再放入旧饭盒,一个适合学生写生的调色盒就做成了;也可用易拉罐或饮料瓶做成花瓶,增添不少生活情趣。第三是娱乐玩具类。例如,用各种方形药瓶、易拉罐,通过剪、卷等手法,再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涂上色彩,可制成积木;在厚纸板上用挂历纸糊成的风筝;旧气球、纸筒、碎布等制作的布娃娃等。然后把这些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精美作品一一展览,让学生自己去评论作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设计作品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三、寓美术教育于环保活动中,体验情感、形成意识

环境教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求教师构造开放式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学资源,并合理组织和安排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生活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步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环保为主题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活动是很丰富的。比如黑板报设计、校园海报设计、垃圾箱设计、校园环境模型设计等竞赛活动;有计划的结合与环保有关的国际与民族节日(如世界环境日、戒烟日、植树节、爱鸟周等)和社会上的活动(如清理白色垃圾、绿色行动等),组织学生以“地球在我心中”、“未来的家园”等为题进行书法、绘画、手工制作活动,同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团体、政府、报刊倡导的环保宣传活动等;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与环保相悖的现象,比如,树木被乱砍滥伐,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并日渐枯竭,因农药超标或使用不当而使农作物遭受危害,工厂不断产生的废气、噪音,以及高层建筑因滥用玻璃幕墙而产生的光污染,学生们迸发出一个个的创作火花……

四、寓美术教育于家庭教育中,感悟生活、形成习惯

家校互动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性和全民性的事业,广大公众的积极关注、充分理解和自觉参与是重要基础。同时,学校环境教育的开展,也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学生的环境道德理念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来培养。一方面,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 家庭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及其他社会群体无法代替的。家长是否支持子女参与学校的环境活动、是否有意识让孩子外出采风,感悟美好环境等,直接影响到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和成效。另一方面,家长的表率作用,如“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养成环保意识和习惯影响极大。
总之,寓环境教育于美术教育,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绘画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更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可谓一举多得,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