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高中革新普通高中美术教学内容和策略中心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35281 浏览:1600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虽然高中美术学科从一九九四年起始至今已有快二十年了,但仍处于制度建设的起始阶段。高中美术学科现在还处于从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之路上,具体反映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还不适应未来素质教育对美术学科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内容应该是感受方法的训练,方法应该是训练感受方法的途径。训练感受方法的途径不是内容,或者说形式不是目的,方法是首先必须动起来,不是去想,不干就别去想,不然是折磨自己。
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的教育而非以知识的记忆为目的教育。美术学科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的学科教育模式,我们虽然理论上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对其的认知还是来自于过去应试教育的经验,素质教育的观念不是喝出来的,是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具体的行动来实现的。具体到美术学科的内容和方法上:
1.美术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美术考试不是以应付考试,特别是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美术考试是一种教学手段或形式,考试有评测和选拨作用,考试没有错,是如何考的问题,需要顶层设计。美术考试不是教育的目的,但是从目前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美术学习是一种引导,是强制性的制度,考试是一种合理的教学机制,美术教学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可是我们一点都不把此当回事儿。美术教学要组织好考试,考试是必须的教学方法,假设做为一名学生知道不考试,则意味着可以不去学,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2.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所要求的三维目标是个整体,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每一方面因时代不同、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美术学科素养方面,除文化科学知识外,还要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些都很好,都没有问题,但美术学科核心的核心是什么,必须要有自身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的特点,超越理性的感性显现,审美是一种创造个性的实践性行动。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决对要以塑造学生的感性能力为中心来展开,美术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引导,但美术决对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画一张画不是为了去画形画色,不是为了表现如何画得出来,画一张画是因为要实现新的自我。现在的高中美术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方面是突出智育,忽视其他方面,以知识和技能考试代替了素质的全方位要求。实质上美术教育是建立在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基础上的,和素质教育实践的思维结构是相统一的,美术实践是纯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以自我认知、自我实现、自我创造为特征,更以创造自我为目标。
3.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教育的平等。在美术的学习方法上对人是一视同仁的,首先是实践,然后才是思考,不分有没有基础,是否考美术,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应成 为我们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完美的途径。美术特长生是只抓少数尖子学生,放弃整体学生的“精英主义 教育”,既谈不上公平,更谈不上效率。美术教育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少数的精英可以引进,但整个国民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
4.感性的超越是终身的理想目标,审美的实践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业。美术学科担负着两个任务:一是促进“人格形成”;二是促进“学力形成”,这种学力是由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可持续独立学习的态度这三个要素组成。学生时期是主要的学习时期,既要学会立足社会、 推动社会发展的本领,更要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美术学科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创造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教育体制,更应该能够形成学校适应学生的校园文化。而应试教育则急功近利,为一时的分数的提高而排斥其他。
5.美术教育注重开发个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够主动地发展。美术学科教学的功能首先是发展人的能力,而不是选拔功能。美术实践的目的是超越限制,而不是去限制一个人,使其有机会把某一方面的潜在的才智得到良好的启蒙、发现、培植和发挥,从而高于一般人。美术特长生教育注重的是选拔,是标准件式的限制,就很难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总之,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现有的教学内容犯了一个错,把训练感受方法的途径当成了目的,当成了内容,或者说把美术的形式当成了内容。
教学内容由教学目标所决定,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要体现钱实践的特点:美术实践的目的是能力的完善而非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美感一审美能力是一种感受美的能力,应体现在感受方法的掌握上,现在我们是对于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认知有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各种形式一五大系列、九个模块,但是不能离开对于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方法的训练。
训练的手段一方法一工具有很多,我们可以择优。要因材施教,方显效果。塑造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技术。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决定了我们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体现了时代的要求,问题是什么是素质一直在争论,素质从哪里来,很明显不可能从过去的实践中找到答案,素质应该是一种过去没有的新的实践存在的产物,是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的时候到了,美术学科正是适应这一形势而产生的新事物。
虽经多年的发展,美术学科一直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控制下,旧的观念以至旧的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应该抓住机遇改革,以自身学科的任务和目标出发去打破旧的内容和方法。旧的人才观是不把人当成是主体来看待的,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不由学科的目标来决定,由人才的选择标准来定,人才的选拨标准不变,素质教育永远难开始。标准应修定为尊重一个人的主体性,注重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美术学科正是做这一方面实践的学科,原来的教育标准不是说对和错问题,而是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从现在的社会发展形势判断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改革,内容要深化,方法要提升,教育质量要整体提高,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要在有限中去寻找无限的可能性是一个技术活儿,可以说审美教育是现行教育体制的突破口,是更高层次的教育要求,不只是加进审美教育的问题,更是教育生命力的问题。虽然我们喊了多少年的审美教育,但技术上的不成熟造成效果一直不理想。人才的标准应是以人的主动性为中心而展开,主动性是理性的,但更是发展着的感性的存在。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学科的终级目标,只是前提条件,过程和方法也是一样的问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才是终极目标,一个人的幸福感一美感是全体社会幸福感的标准单位,必须改革现行教学内容和方法总是把一个问割裂来看待。
美术教学的内容当然是从对象语言化这一形式展开的,但形式或者说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不是美术的根本,可以说形式是可变的,不变的是美术的本体,美术的标准就是美感,或者说审美能力,美感不能受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的限制,美感当然要跨过这些栏杆,这应该通过与其它其它学科的配合来解决。但美术不是理性的存在,起码不是知识本身,美术是一种能力,要通过主体的体验来获得,但这种体验的的技能是方法而非目的,技能本身体现了过程和方法,应该说美术的目的是人的感性的不断提升。美术学科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建立在技术层面,或者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层面,评价不是考知识,应是考技术、考能力,考感觉。
实际上人做什么都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感觉,一种好的状态。我认为一个好的做事儿状态勤快地干,认真干,全力以赴的干,善于吸收和消化,及时地发现和纠正问题等,这些在美术实践中是有非常鲜明的特征。
未来是没有标准的,标准是人制定的,谁掌握这个世界的实践权谁最有发言权,最善于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掌握这个世界的发言权。
难道美术学科不应该好好梳理一下现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了吗?美术鉴赏模块当然重要,但应该把美术的实践放在首位,绘画和雕塑模块注重实践,应该是抓住关键的环节,结合实际,从效果出发,书法和篆刻模块有待自己研究论证,建议往后排;设计和工艺是实用美术,降低了美术的学科特征,增加了不确定性,受条件约束的因素较大,过于理想化了;电脑美术和摄影、摄像模块也是实用美术,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立足于纯美术,立足与美术的思维,然后再去扩展,现在的问题是美术的思维模式如何展开,我们讲的太怎样写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多,看到太多,讨论的太多,唯一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实践起来,画室里面坚持画下去。不要争论,看画,讨论,浪费保贵的时间。
干什么,如何干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我的认识是从绘画出发,从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上严格把握才是适应的。绘画便于开展,基本不受条件的制约,又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了美术实践活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又方便向更高的形式去扩展。高中美术课本上的五大模块是形式,是工具不是目的,学习方法上要抓住作业和考试价体系不放松才能在现有形势下收到效果。作业不把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做为评价的最终归宿,实质上是对这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以致用,注重能力的发展。具体到每个学生的作业,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上的质量是看学生投入了没有,每一张的质量是看对自我突破的程度,在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上每张作业当然有体现,但更重要的自我实见程度的评价:自信、坚韧、品格、毅力等做事情所必需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些过于抽象,不如一张美术作品直观和容易把握。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现出来的是整个教育技术的落后,技术要引进、消化和吸收,要又一个艰苦创业的的过程,是应该让美术学科出来干点事儿的时候了,而且必定是相当迫切的。假如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教育改革,不光美术的教育事业,那么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整个国家的后备力量,国家的创新能力,生存和竞争力,人民的幸福指数都会得到不断的、比过去明显的质的飞跃。
教育是方法,同时是制度。谁的教育就是谁的方法,可悲!教育不应该受到制度的影响,不然只能体现不平等。教育在人性中才能生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