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钱眼透过钱眼看称谓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3569 浏览:106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的叔叔于勒》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一篇佳作。摘自: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它通过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节,表现了一个深刻的、发人深省的主题,尤其是他对人物的刻画,更是独具匠心,他不在外貌描写上下功夫,而是深入人物的内心,借助人物的语言,刻画出人物性格。
《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尤其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这个悲剧人物称谓的变化,更是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他们的灵魂:
“一文不值的于勒”。于勒和菲利普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庭中,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于勒从小就沾染上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恶习,他不仅不能挣钱养活自己,而且他还“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因此这时的于勒是“一文不值的于勒”。
“好心的于勒”。被人们看作“一文不值的于勒”终于被送上了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到美洲去了,他“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后来又给了他们第二封信,这封信成了他们的“福音书”,经过十年的期盼,于勒终于没回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期盼与日俱增。所以母亲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一文不值的于勒”之所以成了“好心的于勒”就是因为于勒赚了钱。
“这个小子”“卖牡蛎的”。希望中的于勒没有出现,十年之后的一个偶然机会,菲利普一家乘船到哲尔赛岛去旅行,在船上遇到了期盼已久的于勒——但不是发了财的于勒,而是“又老又脏,满脸皱纹”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汉。
这时母亲的期望还未完全破灭,她让菲利普去跟船长打听一下,但是她嘱咐菲利普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好心的于勒”变成了“这个小子”。
“这个贼”“那个讨饭的”。当菲利普从船长那里打听回来,确定了那个卖牡蛎的人就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于勒时,“母亲”这时对于勒的新恨旧怨涌上心头,不得不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来拖累我们的,”为了免得“那个讨饭的”认出来,只好让若瑟夫去付牡蛎钱,并叮嘱“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这个流氓”。当“我”在付给“我”的叔叔于勒牡蛎钱时,对于“我”认为“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于是“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但是“我”的这个善举,却把母亲吓了一跳,并且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至此母亲简直暴跳如雷了,如果不是“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她非继续大骂下去不可。
围绕着于勒是否拥有金钱,菲利普夫妇不断地变换着称谓,对于勒的褒贬完全取决于“金钱”,通过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称谓,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金钱主宰了人们的心灵和生活,它既能使互相对立的人亲密无间,也能使亲人形同陌路。这样残酷的情景,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的概括。而莫泊桑把这一切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谓的变化,就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真可以说是大家手笔。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