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数学数学∶生活=1∶1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22807 浏览:1050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常常思考: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有的学生说数学太难了,又是公式又是字母,还有顺思维逆思维,好难!数学固然难,因为它对逻辑思维要求很高,但造成学生畏惧的直接原因恐怕是数学离孩子们的生活实在太远了,学生们无法体会数学的兴趣,无法理解数学的含义,自然不能把握数学学习的要点,当然会感到难。
数学是在客观实践中产生,并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用数学中的概念来说,数学与生活的比例应该是1比1的关系。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具体目标,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自愿”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教师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让数学生活化,让生活数学化。

一、数学语言通俗化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学习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交流是思维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的。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将其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而数学语言要求精练简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此项任务的。

二、数学例题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数学回归生活,以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例题是一节新授课的重点,是提携整节课的关键,对教学例题的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一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将教学例题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就显得更加重要。

三、数学学习情境化

注重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的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有效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愿望、好奇心及求知欲,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而且可以维持、强化、调整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最终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第六单元《找规律》,本来这节课的内容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光看是看不出其中规律的。笔者通过改编例题,重组素材,从“春游”话题引入,出示衣服小样图,让学生直接为自己老师的出游设计搭配穿衣,立即激起了学生的兴奋点,继而从实物的搭配,转移到让学生用图形、符号、字母的连线搭配,使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化、符号化思维阶段,接着,将“练一练”中的练习改编成“设计出游线路”和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又增添了网络游戏“熊猫换装”,这样整节课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春游”这一主线展开,利学位论文www.618jyw.com
用网络资源进行重组,将呆板的教学素材转化为活生生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中玩,又在玩中学,算一算两种游戏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既使教学贴近了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浓浓的生活味儿,又使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总之,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即生活,一份生活中就有一份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数学与生活实践的紧密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互动反映——书面知识可以指导和促进生活中的实践工作;反过来,丰富切实的生活实践活动也有利于深入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无论是哪个年段的数学教学,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坚持保证生活与数学1∶1的关系,切实关注对语言、例题和情境的有效处理,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过程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数学,而在数学学习中又能处处体会生活的味道,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