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例谈游戏式教学在初中科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4519 浏览:1090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如何将学生从“苦学”的泥潭引入“乐学”的港湾,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理论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在分析了游戏式教学的内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游戏式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其目的在于让人们重新认识游戏的积极意义,认识游戏和学习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游戏状态下学习可以提高效率,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其机制在于,人处于放松性警觉状态,开启了无意识之门,所学的东西能直接进入无意识、长时记忆,并与以前所学连接在一起。最终让学生觉得学习就是一种游戏,学习是一件有趣和愉快的活动,从而达到学生渴学,教师乐教,学教轻松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科学;游戏式教学
1671-0568(2013)12-0118-03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构建一个顺乎学生天性、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合作,具有生命力的科学课堂。但是在现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是“穿新鞋、走老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填鸭式地灌输枯燥的知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而游戏式教学通过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什么是游戏式教学

游戏式教学就是寓学习于游戏之中,把游戏带进课堂,寓教于乐,使教学和游戏得到统一,把有关科学知识进行科学、艺术的设计,再通过游戏的方式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辅助教学形式。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他们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并产生乐趣。此外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消化知识,提高他们探究世界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能体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游戏内容的展开应服务于学习任务,要围绕学生学习中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和探究才能完成的科学性;最后游戏的结果不宜过分强调胜负,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参与游戏,学会合作,发挥游戏的体验性。

二、游戏式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游戏式教学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在各门学科中都可以运用,所以这就决定了游戏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性、严谨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运用较多、效果较为显著的游戏形式主要有三种:导入游戏活动、独立的游戏活动和模拟游戏活动。
1.导入游戏活动。这类游戏的主题首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时代性,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科学。如八年级《科学》上册的《水的密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提出要学习的内容,但是这样的效果却并不好,一些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甚至不感兴趣,而且一节课下来也搞不清楚书本中安排的那几个实验的目的。因此笔者一开始上课就导入游戏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与探索。
案例一:密度的引入
师:同学们以往我们都是在电视上才能看到举重比赛,今天老师要把这项比赛带到我们的课堂里,你们想参加吗?
课堂顿时热闹起来了。
师:但是老师这里只有两副外观完全相同的杠铃,所以只能请同学们推荐一位选手上来,另外一位选手老师想自己来挑。
学生很快把班级里的大力士——小明给推荐上来了,而笔者却很出乎学生意料地选了身材瘦小的——小王。
学生都叫着:“老师,这不公平!”连小王自己也不敢上来。
但在大家的掌声鼓励下,小王还是上来了,不过似乎并不被看好。
师:大家来预测一下谁能快速举起杠铃!
生:肯定是小明。
一声令下,比赛开始,结果大力士没有把杠铃举过头顶,反而是小王快速地将杠铃举起,学生们顿时议论纷纷。
有的学生说小明早上肯定没吃饭,有的说小明故意举不起来,还有的说小王吃了什么使力气变大的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生:让他们再举一次,不过要举对方的杠铃。
于是两人又同时举了对方的杠铃,这时候答案出来了。
小明:老师我知道了,虽然这两副杠铃体积相同,但是一副是木头做的,一副是泡沫材料做的,所以它们的质量不一样。
问:那为什么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呢?
《水的密度》尝试用导入游戏活动后,马上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仅课堂气氛好,学生的积极性高,而且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体积相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结论,书本接下来的实验设计又正好是围绕这个知识点开展的,这样无形之中就已经将本节课的重点落实到学生中。
2.独立的游戏活动。它往往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使科学问题游戏化,游戏问题科学化。如七年级《科学》上册的《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对着图一个一个器官来介绍它们的特点、功能,这样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填鸭式状态,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这种类型的课产生厌恶,觉得这些知识都要记住,太累了。笔者通过独立的游戏活动式教学,使科学中的概念问题游戏化,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案例二: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上课开始后,第一组扮演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同学上台站好,他们的胸前挂着角色的名称,其顺序如下:
牙齿——舌——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第一组开始了表演:
口腔:大家好,我是口腔。在我的内部有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齿,它能将性质不同的食物切、撕开,磨成碎屑。
食道:咽的后面就是我——食道。我长约25厘米,和人家比我身材苗条,依靠我的肌肉蠕动能将食物运送给下面的大胖子。
胃:大家多给留点地儿,没办法,消化器官中我最胖,见谅,见谅。依靠我的蠕动可以将食物进行消化,在我的体内可储存食物四至五小时,所以人们每隔五小时左右就需进食一次。之后,第二组开始了表演,但是他们表演的顺序与第一组不同:食物在经过食道之后,没有先到胃,而是直接到了小肠。
胃(大个子的学生,表现得很自大):我姓大名胃,是最胖的消化器官。唉,我现在很饿,要吃东西了。喂,牙齿,听到了吗,快来点吃的。
口腔:牙齿是我的内部人员,它能将食物粉身碎骨,不过胃今天太自大了,要治一治它才对,就让牙齿随便给食物嚼几下。
食道:我连接着咽和胃,是食物通往胃的唯一通道,对于刚才胃的自大表现,我也很看不过去,所以我不把食物运给胃了,直接运往小肠。
小肠:首先我要谢谢食道的深明大义,胃老仗着自己身高马大,出来欺负人,是要治治它。不过食道兄弟,如果食物不被胃消化成糊状,即使到了我这里,唉!我也消化不了呀,真是抱歉!
……
第三组的表演与第一、二组又是完全不同,在游戏设计上,是让扮演食道的学生假装不舒服,没有出场,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消化系统。这样食物就停留在了咽,消化系统的工作也随之停止了。
《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将游戏引入课堂,并设置了三组不同的表演,通过第一组的表演,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了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作用;通过第二、三组的表演,使学生掌握了消化系统要想正常开展工作,必须要保持各器官之间的顺序性和完整性,只有器官有机协调构成系统,系统才能有机协调构成人体。以此突破了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结构和层次的理念,并认识客观世界。
3.模拟游戏活动。模拟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游戏表现形式,在游戏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规则,把游戏的比赛特性与模拟的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在七年级《科学》下册的《地球的自转》的教学中,插入了模拟游戏活动,通过游戏让学生亲自模拟,切身体验,引起学生兴趣,并最终掌握科学知识。
案例三:地球的自转
请十位同学上来扮演地球,围绕黑板转圈,所有的同学都是太阳,你们的眼光就是灿烂的太阳光。红旗代表我们中国,绿旗代表美国。好,太阳光开始射过来。由于我们的地球是不透明的,所以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一半是白昼,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半是黑夜。我们的地球开始旋转。我们中国迎来了她的黎明,好了,继续自转,中午到了。接下来是美丽的夕阳斜照,晚上接踵而来,一天结束,新的一天诞生了。刚才游戏模拟中反映了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
应该说这个游戏的安排是整堂课教学目标落实的关键,它重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课堂参与面广了,兴趣也浓厚了,而且学生会发现这些抽象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又看不见的现象,他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将其演绎出来,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本知识的难度,掌握起来轻松又方便。

三、游戏式教学的意义和思考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内在动机。游戏教学虽然由教师安排和引导,但其目的在于利用游戏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激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游戏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探索性使他们较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可以影响他们对渗透在游戏形式中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促使学生从游戏的动机向认识动机转化,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兴趣从一般的、偶然的兴趣阶段向比较稳定的认识阶段转化。在案例一中,通过举重比赛的游戏,学生虽然得出了体积相同的物质,质量不同的结论,但在他们以前的知识结构中一直存在着大小相同的物质,质量也应该相同的错误观念,这与刚才的结论正好相反,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带来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内在动机,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由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和其他相关的能力组成。由于学生在游戏中比较主动、轻松、自由,他们可以任意摆弄学习材料,在这种自由支配、有目的的重复练习中,促进了手、眼和肌肉动作的协调,学会控制物体。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促使他们的感知具体化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也掌握了如何选择观察的方法和角度等技巧,培养了科学观察能力,所以好的科学游戏可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案例

一、二、三中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游戏形式往往以伙伴式或小组式展开竞赛,当集体做某一件事时,学生平时的自卑或者自傲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团结和睦,因此,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等情感自然形成,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案例二和案例三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同桌和一小组的合作,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是在案例二的第二组表演中,由于胃的自大,最终导致各器官都不理睬它,这给学生在情感方面有很强的教育。
4.游戏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学方法的基本属性是相对性、从属性、局限性和互补性。任何一种教法的适用性都是相对于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而言的,其有效范围都是有限的、相对的,经过实践,本人发现通过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如何更好得体现它的有效性。随意的游戏不能有助于学习,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游戏内容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为目标。在游戏活动实施中在注意有效性。在游戏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注意课堂的纪律,不能让个别学生趁这个机会,开小差,讲闲话,出现擅自行动,这对教师的组织艺术和教学艺术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还需要教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师对于这部分学生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甚至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闪光点,让其体验到成功感,融入到游戏中来,让每个学生通过游戏之后都能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四、结束语
通过游戏式教学,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格外地投入,对促进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很有帮助和实效的。此外它还可以启发我们:教材是死的,然而教法是可以灵活多样的,游戏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它既让学生在做中学,也让学生在玩中学,能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使学生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启示我们,教师应当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活力。实施游戏式教学,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摸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徐燕.浅谈科学游戏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方宇.让孩子在游戏中学科学[J].教学探索,2007.
[3]韩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J].教学与管理,2004.
[4]陈坚编.中学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