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语文课语文课堂中不可忽视“静”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14077 浏览:588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促进了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积习得到了改善。但是,问题也不少,比如说“活动教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层面提出了“合作探究”的要求,要求改变过去老师单向传授知识的做法,强调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探求知识,在探求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使得“活动教学”的提法应运而生。
活动教学,顾名思义,指教学目的通过学生活动来实现,教学过程依赖于学生活动来组织、推进。活动是最主要的教学凭借和手段,学生不再仅仅是和书本、老师打交道,而是在书和老师之间有了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活动,活动打通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改变了过去相对封闭、独立的学习课堂环境。很显然,这些“活动”的课堂在形式上很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动了起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的氛围活跃了,不再那么的“死气沉沉”,也不再那么的“懒洋洋”,甚至出现学生争着讲,争着展示的场面。老师也轻松了,不再那样“吐沫横飞”、“口干舌燥”。
语文课堂有了进步,有了可喜的变化!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一、语文课堂太“闹”

首先,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确实有它独特的效用。但是也不能夸大了这种效用,“罢黜百家,独尊一家”。有些教育主管单位在一个区域强行推进某种活动教学模式的课改,从幼儿园开始,直至高中,涉及各个年级、各年龄段的孩子。部分学校为了与主管单位相配合推进课改,甚至对课堂进行了硬性的“分配”,比如,学生的活动时间必须超过一个课时的60%,老师讲课时间不许超过30%,学生的巩固时间不少于10%。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手段都不是万金油,不可能有一种固定的、万能的教学模式。如此硬性“打压”老师的讲课时间,粗暴地干涉学科教学,显然是有背教育常识的,这样推进课改有些“无理取闹”。
其次,就教学的对象——学生而言,他们不是固定不变、“统一”的“待加工物”,地区之间有差别,城市与农村有差别,所谓的“快班”与“普通班”有差别,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与学生有差别,需要培养的能力很多,面对学生,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同时,能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学生应当获得的全部能力,其他能力如何培养?不得不说的一个现实:考查高中语文能力的终端是“高考”,它考查的是学生“独处式个体探究”的能力,不是合作探究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不能把合作探究能力作为唯一培养目标。因此,这种统一“一刀切”的要求近似于“瞎闹”。
第三,对于具体学科而言,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多彩,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用“活动”。所以如果教师把“活动”当做一个“万金油”,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研究,那上课也就成了“胡闹”。
第四,部分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导学”这些理念简单、机械地理解成课堂就是要有“活动”,就是要让学生说,最好是说个不停,“此伏彼起”才好;就是要让学生“动”,动个不停,欲罢不能最好。一个问题提出,老师便让学生立即活动,站起来“交流”,碰撞出所谓的“思想的火花”,在很短的时间里要结束交流(否则课就有可能上不完),接着小组展示结果,学生点评结果,然后继续活动。整个课堂就是学生在“动”,在“走”,教师“闪”到一边去了,如果老师课堂管理稍微松懈了,学生还会“打闹”起来,一堂课下来,整个教室都是“闹哄哄”的。

二、语文课堂需以“静”制“闹”

新课改的“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使得部分老师害怕课堂“静悄悄”的,害怕自己讲得多了。其实课堂的“静”也不可忽视,更不可缺少。
首先,需要让学生静下来“学”。试问,没有学生静悄悄地“自主学习”,哪儿来的“交流材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给他们“静悄悄”的时间去思考,依旧固执地让他们“合作、探究”,那么他们的“交流材料”,可能就只是身边的教辅资料,也就少有深入、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独到的思考了;合作交流阶段,就成了教辅资料中“权威答案”的“集结”,讨论缺乏探究意识;如果没有权威答案,那么学生就会泛泛而谈,随意揣摩,牵强附会,无端联想,讨论就游离文本之外而不着边际了。甚至在某些公开课上,老师“潜入”学生活动中,面授机宜,某位同学就成了教师的“代言人”。所谓的活动小组竞争机制也值得关注。这个机制的存在使得小组之间存在某种利益关系,于是小组的讨论便成了优等生告知差生一个答案,差生充当起“传话筒”的角色,课堂实际上成了优等生的“一言堂”,学困生“合法抄袭”的舞台,这样的学生活动有什么价值呢?“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前提是“自主学习”。我们的课堂注意了“合作、探究”,却忽视了个体的“自主学习”,课堂上“静悄悄”的时间太少,这样的课堂何来的“深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如何能得到发展呢?
其次,需要让学生静下来“听”。由于现实中可用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硬件条件还不是很完备,学生自学能力还不能有效得到发挥,知识水平有限,加上缺乏了静下来的思考,为了小组的“荣誉”,只能从教辅资料或者优生口中拿到“无根”的答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实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发展。即使有优生讲解,“兵教兵”,也很难准确讲解到位。所以,课堂上老师的主体性还需进一步高效地发挥,还需让学生静下来听老师“讲”。我们的课堂当然需要“自主”,需要“活动”,需要学生间的对话,但是不能完全忽视传统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师生的对话,学生与教材的对话。而这些对话怎可在闹哄哄的课堂环境中有效进行呢?
第三,要让学生静下来“问”。只有“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免单一,我们现在只重视了激发学生思考的一大“引擎”——讨论,却忽视了另一大“引擎”——质疑:学生个体对其他学生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甚至是对老师的质疑,在我们的教育大受诟病的当下,我们觉得质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更具优势和必要性。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思维品质。”斯滕伯格认为“进行对话教学有许多方式,鼓励学生发问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一些优质的“质疑”不经过学生个体静静的思考如何提得出?而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少了学生的“质疑”,学生只是面对“活动单”上已有的问题进行活动,那就没有意外“生成”的惊喜,没有思维的真正“拓展”,没有“留白”,课就不值得去回味。长期下去,学生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地积极开展、参与对话了,活动课堂的动力就会严重不足。说到底,这样的教学,“新瓶装旧酒”,还是“题海”思维,根本无法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其实,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必须依赖思维能力的发展。静不下来的课堂是不能真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使得语文课堂的内在魅力丧失殆尽,因为课堂的“语文味”、“语言美”、学习兴趣是以个体的生命体验为前提的,“热闹”的语文课更像是一场戏,“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热闹”的语文课堂需要“静”下来,教师也应该静下来思考我们的课堂,让课堂在理性的回归中前进!不要为了“形式”去设计那些毫无实用价值的装饰活动,还原语文教育以本来的面目,不要漠视“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那些最简约最朴素的教育真理,简约与高效并不矛盾。学生也应该静下来聆听,“会听”是“会思考、会学习”的重要表现。“听”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该思考的时候则当“静”下来仔细思考。评价语文课堂有效甚至高效的标准,不能只看课堂的“热闹”,只是一味的“改革”,更要适当的“回归”,回归到真正地关注语文课的实质,体会课堂的“静”美。我们不必害怕“静悄悄”的课堂、“简约”的课堂,因为那样的课堂也许更能给学生思考、发展的空间。
(郭丽丽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22656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