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导入于导入处拨转有效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6277 浏览:220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是教学的第一环节,是给学生的课堂第一印象,它影响着课文研习的进行,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抓住导入这一契机,设计出科学、合理、新颖的导入法,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寻找“联系点”,引导学生以旧读新

从宏观上看教学内容总是前后相连,有其系统性的。课堂导入就是连接一课与另一课、一学习阶段与另一学习阶段的中间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寻找联系点可以从知识点入手,也可以从题材、内容、风格处着眼。如:教韩愈的《师说》时可以回味《马说》;让学生忆“说”这文体特征,这就是从知识点入手的。知识点可从一种修辞手法、一个词的活用、一种体裁、一种描述手法、一个字义……来找连接点。
这种导入法将新旧知识衔接了起来,既可营造氛围,又可为新课学习做铺垫,还可比较异同,获得规律性认识,以达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之效。导入时新旧知识间若建立起了实质性的而非人为的联系,那么,学习者就将产生有意义学习。

二、分析“题眼点”,引领学生提取文本信息

文有文眼,题有题眼。题眼为神光之所聚,有着观照全篇的作用。人的眼睛各有特色,文章的标题亦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分析文题眼,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
如,在执教《归园田居》一文时透过分析题眼点导入,便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字。
“归”字是题眼,从“归”字所带的宾语可知要归向何处,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去如何?今日我们不妨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该诗。

这样的导入,纲举目张,轻松入文,诗文传递的信息便瞬间了然于心。

三、捕捉“好奇点”,启迪学生探究文本内涵

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有好奇心就会有探究。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高中生更具好奇心与探究意识,他们愿意了解陌生事物,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重视好、培养好、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挖掘文本内涵的热情。
如,在执教《汉家寨》时,设计这样一个导语并配以图片:
在西域的大漠戈壁有一种树坚强挺立,茫茫风沙它不屈茁壮,根扎沙漠深处,寻找含水的土壤,头顶炽热的太阳,活出生命坚强,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这就是西域胡杨;在塞北的戈壁滩上同样有一种人傲视风沙吹袭,他们同狂风对抗,同黄沙较量,逆境中坚强成长,没有鲜花娇艳,没有绿树青苍,注定与寂寞长相伴,但他们却在哪儿固守了千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们就是汉家寨人。今日就让我们随同张承志一起走进塞北去看看那汉家寨!
对于汉家寨人,学生是陌生的,导入中将汉家寨人与胡杨并举,让学生从情感上受到震撼之余,他们更将生出好奇心,生出汉家寨人如何生存,为何固守于贫瘠等疑问,待学生在探究中将这些疑点解决时,文章的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四、直击“共鸣点”,唤起学生体验文本情感

共鸣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共鸣因子,教材的共鸣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导入教学,点燃心灵的火花,共鸣便会如约而至。
如,教学《祭十二郎文》一文的导语设计:
当我们年轻时,总喜欢远游,志四方,重前程而轻别离,总相信来日方长,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会有时日从容地为父母尽孝、为兄弟尽悌、为朋友尽义。可生活中“子欲养而亲不待”“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时有发生。我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就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有时亲人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
面对着虽为侄儿却情如手足的老成的去世,韩文公痛定思痛,一篇《祭十二郎文》将心中之恨之悔之憾千年而下,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这样的导入语言直诉心灵,直击生离死别这一共鸣点,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于无形中奠定课堂教学心理情感氛围,益于学生入文体情,以心契心,学生也因之而努力延伸文学作品的空间,感受人间至情。作为语文老师本就应善于把作品与自己的生活感悟相融,于共鸣处,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感知的灵敏度。
教无定法,导课亦无定法,但不管导入的种类是如何的多样,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要想巧妙地导课,教师既要不间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品德修养和技能修养,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审美水平。教师唯知己知彼、深思熟虑、各方照应、综合平衡,导入才能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才能引领学生快乐阅读,最终实现高效阅读教学。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德地区福安市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