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引导行为引导法在初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34533 浏览:1578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既能完成好初高中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又较好地帮助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初高中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后,放手让学生活动的场面,部分学生很不积极参与教师布置的活动。所以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讲,还需运用更好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融入体育课堂。
 源于:科技论文www.618jyw.com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引导法

一、行为引导教学方法的实质及其内涵

1.行为引导教学方法的实质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落伍,它的应用在多方面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引导性教学模式能适应学生身心共同发展的需要,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作探究、实践创新能力。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是以行为操作配合语言引导教学,适应现在工业对劳动者较高专业能力、核心能力要求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2.行为引导法的内涵

首先,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有教学的观、质量观。其次,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最后,教师的诱导要适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念、观点。行为引导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且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有独特的优势。

二、行为引导法的优势

1.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行为引导性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促进身心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主动学习。

2.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学生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与示范的教法顺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发现,通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等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
评价。

4.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一刀切,满堂灌”,学生缺乏合作探究机会。引导性教学采用“小群体”“小组”和“团队”合作的形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合作。不但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勇于实
践、敢于创新。

三、行为引导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几种方法

1.重视第一节课,引导学生参与兴趣

第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学生对本学科能否产生兴趣的关键。
因此,要重视备课,同时注重仪表、体态、语言标准、动作规范等,这样会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2.寓教于乐,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消除距离感

好奇、好动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对新鲜的事物易产生兴趣,但他们又对单调乏味的动作易产生厌倦。因此,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真研究教材、教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兴趣。

3.关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学习体育的热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施以爱心,及时鼓励、帮助,对学生克服困难、掌握技术、提高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个别身体不适的学生要给予关心,对完成好的学生适用掌声、语言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使其在精神上产生愉悦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4.满足需要,发展学生的动态思维模式

除安排教学内容外,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教师做必要的辅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运用行为引导法的实际效果

体育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运用行为引导法教学,使师生间距离拉近了,教师的语言、示范都产生了亲和力,容易被学生所喜欢,其教学效果也很明显。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成绩非常显著,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李燕强.试论体育游戏与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6).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肖家乡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