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补白诗歌教学中艺术补白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15788 浏览:694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诗歌是有丰富阅历、有深刻思想的人写的,而读诗的人则是在生活阅历和思考上比较浅的,这就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障碍。笔者从诗歌教学中提炼出一些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援引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诗歌;调动旧知,温故知新,以助学生解读诗歌。
关键词:诗歌;隔膜;情境;体验
1992-7711(2013)10-027-2
古典诗歌以其凝练、概括、跳跃,给后世的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隔着千年的时光,学生读起来会有“隔”的感觉,不容易走进诗人的心灵,难以体悟诗中之妙。要想让学生读懂古诗,读出兴趣,提高鉴赏能力,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李吉林老师对于情境教学有这样的诠释:“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教授学生相对比较陌生的诗歌时,创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诗化”的情境,再现、复活诗歌诞生时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诗歌的距离,让学生读懂诗歌,领悟诗歌作者在诗歌中传递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想象,文学阅读与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品质,想象,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努力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基础上缘情入境,入境悟情,把自己变成诗人,结合文本以及课外补充的信息,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想象,“设身处地”,品味语言,体味作者在彼时的一种情感,达到一种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共鸣。
《踏莎行》,秦观谪居时心境的外化、固化。
作者秦观写下此词时的处境是怎样的呢?孤身处于旅馆之中。身处驿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又是怎样的呢?驿馆外春寒料峭,一个人躲在室内,听杜鹃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让谪居在外的游子内心涌起无尽的愁苦、凄楚,斜阳一点点沉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想象,文字便有了生命,有了生活的气息,不再是铅印的简单的方块字,人物亦不再遥远,人物清晰了,情感更近了,一堂课,因为有了想象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既培养了他们想象的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更是走进文本,理解作者,产生心灵共鸣的有效途径。
这些景象是作者在日暮时分的所见所闻。
清晨,楼台被浓雾笼罩;夜晚,渡口被皎洁的月光消融;心中的桃源仙境,杳无踪迹,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努力之后的失落,前途的渺远,惆怅之情在文字中恣意流淌。
这也是作者想象中的景象,如果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作者触景生情,那么,“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则是作者因情造景。
教师在课堂要努力用精练而诗化的语言,营造出让学生走进诗的情境,通过情境的营造,激活学生对诗歌的想象力,再现诗歌画面,尽最大可能地触摸到诗人脉搏的跳动,感受作者彼时彼刻的心情,达到读诗而体察诗情的境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的激发必须依托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多媒体、情境等教学资源。所以,激活学生建立在对文字的理解,对背景的熟悉的基础之上的想象力,还必须有教师的语言驾驭功底,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围绕文本展开对话的氛围,进而让学生亲近诗人、亲近诗歌。
其次,援引生活,激活学生旧有的生活体验。
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是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理念之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他们获取的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把他们的生活体验激活,援引到课堂教学过程,使之和诗歌的情景相契合,从而拉近学生和诗歌的距离,引领学生感悟书本和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的近距离。
在语文学习中,生活体验作为学生原有知识的一部分,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课文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融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吸收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需要我们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尽可能多地感受他们生活的独特体验,把他们的生活体验激活,变成语文课堂的教学资源。
“郴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江幸自绕郴州,为谁流下去?”百川东到海,是地理环境使然,不为心情,不为阴晴而改变,作者为什么还要有此永远没有答案的无厘头之问呢?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 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学生熟悉的歌曲,耳熟能详的歌词,我们把歌词引入诗歌鉴赏课堂,在熟悉的体验中,体悟诗歌的“无理而妙”!歌词虽美,但一旦变成嗜睡中午的现实,便消失了他的诗意之美。于是,愤愤地起身,呵斥几句:烦死了,吵什么吵。花自飘零水自流,鸟在枝头鸣叫,这是他们的天性,不因你的喜欢或者不喜欢而开口或者闭嘴。而恰恰就是这样一句无厘头的问话,给了自己正午心绪一个宣泄的出口。这是我们的生活,却常常被我们忽略、遗忘,遗忘了我们的生活体验,让我们和诗人、诗歌的距离远了。激活学生沉睡的生活体验,感悟诗歌,走进诗人,丰富人生。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读着隔着千年时光的宋人贺铸的词句,我和同学一起感受着江南六月的梅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似无还有,似断还续,窗外湿漉漉的天气,正是这首词的一个最生动、最鲜活的注脚。词写于宋代,而诞生词的景却可以绵延千年不变,突然记起了白坤峰老师的唐诗系列中的一句:总有一天你会遇上这首唐诗。“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暮春三月,江南草长莺飞,一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对于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学生来说,这几种喻体并不陌生,因为熟悉,所以就会悠然升起一种亲切感。年年梅雨,今又梅雨。身处江南的学生,不会不懂如梅雨一般的愁绪,他们浸染其中已经十几年了。
诗歌是藏在生活中的,需要我们教师用智慧引导学生拨开生活的面纱,让一首首精致的小诗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教师教会学生,其实,我们就生活在诗歌之中,只是它藏了起来,需要我们睁开眼睛,叫醒耳朵,打开心灵,我们就会和一首首小诗相遇,相识,不再陌生。
叶圣陶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受体验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最丰富的、亲切的、鲜活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挖掘、引导。
最后,温故知新,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
何为“温故知新”?通过温习故知,追溯以往所学,即可悟出新理,获得新知。教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孔子提出的“温故知新”: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新”指今,指的是现在要学的知识或问题。“温故知新”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的社会实际。第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以此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和联想,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进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或创新,新旧知识实现连接,形成知识链,培养“知识树”。
“闲情”即闲愁之意。在冯延巳《鹊踏枝》中有云: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闲愁最苦,却不可看,不可量,不可称,不可触摸的无形之物。高明的作家不是故作高深,把简单的写得深奥、晦涩;而是把深奥的描写得简单易懂,在读者的生活中可以找到诗词的影子,在诗词中,发现并感受其中的生活的片段。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在李白的笔下变得可以丈量;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在李煜的笔下变得可以看,可以用容器来衡量;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在李清照的笔下变得可以称重。贺铸亦是高明的,梅雨的绵长不断,春草的多,风絮的乱,贺铸将无形的愁写得可看、可触、可感。
作者深重绵长的愁苦,源头在何处?那一个“凌波”、“芳尘”的女子,作者看那走路曼妙、轻盈婀娜的背影,只有用目光追随那渐行渐远的身影。无论心中怎样眷恋,却只能无可奈何、内心遗憾。于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想那女子青春年少,正是一段一去永不返的时光,谁与她一起度过呢?她只有朱门、花院、月桥才配得上她的容貌吧!幽僻寂静的居所,只有一年一度的春风,催开春花时才知道幽居深闺中女子的寂寞与惆怅吧!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将凝练的诗词变成“散文”很重要,在和学生将一个个精致的“诗核”放在我们生活的“温水”之中,诗歌的脉络就清晰可见,诗歌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学生就不会感觉陌生、隔阂,甚至抵触。
蒋勋说:最好的诗句,也许不是当下的理解,而是要在漫长的一生中去印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知识,丰富体验,给予最好的诗句最美的注脚。
旧有的知识是我们理解新知识的源泉,课堂上,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唤醒沉睡在心底的旧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就不再是难事。旧知识是过去背过的诗词,是过去的阅读体验,而将旧知识激活,就在新和旧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从此岸通向彼岸,从容、自由而快乐。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地打破学生和诗歌的“隔”,消除之间的“视域”局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而诗化的课堂,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旧有的生活体验和积累起来的知识,实现诗歌、生活、课堂三者之间的完美融合,让学生读懂古诗,读出诗歌的意趣,进而让学生对诗歌不再陌生,进而提升自己的诗歌阅读素养,提高诗歌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水到渠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