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初中生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8636 浏览:328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已不再是简单地、被动地知识接受者,历史教学新课程的目标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如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在实践工作中,笔者做了如下几点探讨,供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兴趣;素质教育
2095-3089(2013)17-0-02
初中历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它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初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历史课变成学生喜欢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初中教学中,往往是学生要喜欢一门学科,首先要喜欢教这门学科的老师,所以要建立新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的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二、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整合利用

历史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历史课程的资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册、教材插图、彩图、历史挂图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习更易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兴趣。如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我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插图《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上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它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2、善于挖掘现实生活资源。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联系现实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如可联系现在等人鼓吹,妄图建立台湾共和国,编织“一边一国”、“两国论”的谬论,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的史实:孙权派人到过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以及《世界历史》中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问题的决议等,这些事实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有利于学生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使学生觉得运用历史知识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竟有如此大的作用。学生有怎能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三、教师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感染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幽默风趣的课堂往往充满了笑容,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最能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兴趣。但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幽默风趣是由个人的性格决定或者是一种语言艺术,与知识丰富无太大关系,是因人而异的。幽默风趣固然与个人有关,但笔者认为渊博的知识是幽默风趣的基础,只有当你博览群书你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相关的趣闻,然后采用适当的语言加以组织达到意外的效果。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充满,那肯定会感染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是怎样做到有呢?首先要具备历史正义感,即对于历史的是非曲直必须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历史上的丑恶现象应给与无情的抨击,对正义的行为则大加赞扬,这对于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在讲台上老师就是一个演员,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中,如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原因时,老师尽可能把慈禧对大臣的说话时的丑恶神态充分表现出来。教师应注意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语言上抑扬顿挫直接将老师的情感表现出来,如讲到近代历史上清政府签订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表现出对清政府的愤怒,对国家不幸的惋惜;讲到五四运动时用激昂的语言表达对青年爱国行为的崇敬。第四、举止得体是在姿体语言上的表现,课堂上除了慷慨激昂的语言外,姿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讲述历史人物模仿他们动作,当讲到精彩处可以挥动双手或者紧攥拳头等。实践表明一个充满的老师最能感染学生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四、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运用丰富多彩的提问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每节上课前对上节学生容易忽略而又需要掌握的内容,设计提示性的提问。其次,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采取启发式提问。再次,对一些比较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课堂上采取填空式的提问,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了学生记忆。
2、利用讨论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讨论是继提问之外,师生交流的又一重要形式。通过讨论,可以大面积、高效率地训练学生的多种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社会上历来都有争议。对于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仅凭一般性的讲解,学生难以吃饱。因此在新课学习之余,在加上一节讨论课,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争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插入故事教学,调节学生情绪。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我们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课堂气氛顿时就会活跃起来。如讲《吴越争霸》时,我插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
4、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火烧圆明园》一文时,我播放了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纪录片,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对他们野蛮的侵略行径极为痛恨,有些同学悲愤悲愤得流下了眼泪,他们不解地问:“老师,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口,为什么就无法抵挡他们的入侵,甚至让他们为所欲为呢?”我进行小结,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化静态为动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
5、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历史知识容易遗忘,特别是要求识记和理解的知识。如果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收效甚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就是一剂良药。每学完一个单元,教师可把本单元要求识记的内容汇总起来,每题写一个小纸条,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历史知识竞赛。按照顺序每组挑出若干个同学上台抽出一张纸条回答提出的有关问题,评委打分,最后根据得分多少,选出几个优胜组。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复习巩固,比死记硬背、提问排查效果要好的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除了考试以外没有什么别用途,很多初中学生正是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把历史完全当作“副科”学习,上课不听讲,考试临时突击记忆。[3]历史与现实有着紧密的关系,反思过去,是为了明天的更美好,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正是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近代历史上李大钊也曾说:“历史是死的,但解喻是活的,与时俱化。”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将将课本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及时抓住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我在讲述到《国共合作抗日》一课时,联系“连战访问大陆,陈云林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的会晤,有人称国共第三次合作将要到来。”学生随即产生了浓厚兴趣,然后我在追问到“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他们分别是是什么时候、怎样实现的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那么国共能否实现第三次合作,这将对中国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学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生围绕老师的提问展开激烈,学生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整个教室的学习氛围变得非常的融洽。
总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真研究教学工作,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大胆创新,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看法,让他们更加努力的学好历史。
参考文献
《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高建斌.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心得[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3]张海川.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精神[J].考试周刊,2009,(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