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朝鲜略论清入关前朝鲜移民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11055 浏览:457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清入关前,由于明清战争的影响和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移动。后金(清)在统一东北各部的战争中,经常侵犯朝鲜边境,特别是在皇太极统治时期曾两征朝鲜,通过“丁卯之乱”和“丙子之乱”俘获大批朝鲜人口进入东北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战败的明朝士兵和为躲避战乱的辽沈地区老百姓也都纷纷逃入朝鲜,对当时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清入关前 后金 朝鲜 移民
人口基数的大小决定军事力量的强弱。因此,后金(清)若要在战争中形成军事优势,就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人口。生活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的女真人和朝鲜人交错杂居,因此后金在兴起之时朝鲜就成为其主要的掠夺对象。

一、朝鲜战俘移民

“财帛不足喜,惟多得人为可喜耳”①这就直接导致后金与朝鲜之间的移要以前者通过战争获得朝鲜战俘为主。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就曾虏获了不少朝鲜战俘。如万历三十七年(1609)二月,努尔哈赤遗明书,谓“邻朝鲜而居瓦尔喀者乃吾属也,其谕令于我”②,明使朝鲜归千余户。万历十五年(1587)八月“贼胡百余骑入云宠近处掠人畜而去。”③天命四年(1619),朝鲜迫于明朝政府的压力,命姜宏立率兵13000人协助明朝参加萨尔浒之战,结果左右两营军瞬息间被后金铁骑打败, “姜宏立率兵五千下山降”④。虽然掠夺是后金满足其物质需要和获得劳动力的主要方式,但是为了专心对付明朝,避免两线作战,努尔哈赤决定对朝鲜采用相对和缓的政策,几次入朝鲜都只是即掠即回,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进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移民现象。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彻底解除自己夺取中原的后顾之忧,遂调整了努尔哈赤时期对朝鲜的政策,以打击、征服朝鲜为主。通过丁卯之役和丙子之役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俘获了大批朝鲜人口。尽管所俘获人口的具体数字我们没有办法统计,但从相关的史料中,我们仍可推知两次战争后金所俘获的朝鲜人口之众。
战争期间,大贝勒阿敏命士兵“分路纵掠三日,财物人畜悉行驱载”⑤。“遍满道内,孑遗窜伏之民处处被掠。”⑥在朝鲜的一再请求下,皇太极命阿敏撤兵时“其归顺之民,毋得秋毫扰害,仍留彼处”⑦。并于天聪元年(1627)四月刷还了三万“剃头之民,皆是定、郭、宣、铁之人”⑧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口,后金不会“慷慨”放还三万被俘的朝鲜人。

二、主动归附的移民

朝鲜从壬辰之乱到李氏之乱、仁祖反政,政局动荡不安,大批人口外逃。仅《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旗分内之高丽姓氏卷中,收录有43个高丽姓氏,157人,除去来归年限无考者,努尔哈赤时期主动归附43人,天聪朝主动归附83人。这些人虽数量不多,但都是在后金担任官职,为后金做出过贡献的人。
在大量居住朝鲜之人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同时,也有一些汉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往朝鲜。萨尔浒之役后,朝鲜李时发上书宣祖言:“避乱唐人,席卷而来,自玉江至麟山,上下岛屿,扶抱号哭。”⑨“辽民来者日众,前后数十万口,分置铁山蛇梁等处。”⑩除了大批的难民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明代官兵逃亡朝鲜。“辽东之陷,都司毛文龙脱身来到义州,收边民得数千人,号召汉人之避兵我国者,袭击镇江,九连城之贼。”{11}后毛文龙又“设栅于蛇浦,通山东物货粮饷,人户万余,又设栅于椴岛,互相往来,汉商幅辏于椴岛,人户甚盛。”{12}但是后金不断地对朝鲜发动攻击, “逢汉人则无论老幼皆斩之而还,所过数邑,彼此相视不犯。”{13}毛文龙死后,其部署相继战死或叛投后金,天聪七年(1633)三月,毛文龙的部下孔有德和耿仲明遣使来约降,五月即航海来归。天聪八年(1634)二月“遣贝勒多尔衮、萨哈廉往迎降将尚可喜”;三月,“尚可喜率三岛官民降,驻海州”{14}。崇德元年(1636)十二月,征朝过程中“遇瓦尔喀之在朝鲜住居者,名叶辰、麻福塔,率百余户来归”{15}。崇德二年(1637)八月,“明守备李文远、百总文国宗率十二人自石城岛来归”{16}。崇德三年(1638)二月石城岛沉志祥帅部署来归。这几条史料虽然反应出辽东地区逃往朝鲜沿海诸岛的汉人数量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是后金不断地敕书朝鲜,要求其归还逃人来看,从后金逃往朝鲜的人从未间断过。

三、后金对朝鲜移民的安置

合理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是移民问题的核心。这些朝鲜移民被后金(清)按照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安置:
一是编入八旗充军。那些进入东北地区的部分青壮年朝鲜人成为了后金(清)的军事后备力量。崇德二年(1637年)新达理从伐朝鲜有功,皇太极“以俘获高丽人户,分编佐领,特命新达理统之。”{17}崇德六年(1641)三月祖大寿守锦州,皇太极命朝鲜国总兵柳琳等人“率兵千人、厮卒五百人往锦州,助济尔哈朗军”{18}。根据蒙古八旗多数由蒙古人统领、汉军八旗中也有大部分汉族将领推测,《八旗满族氏族通谱》中所记载的在满洲八旗里任职的157个朝鲜人,应该也统领了部分朝鲜人在八旗中。
二是充为家奴和庄丁。凡是被掳来的人口,除多半的青壮年被作为军事力量充军外,其余皆被赏赐给女真贵族及在战争中立功的将领。例丁卯之役后,皇太极“以所获朝鲜江华岛人畜财币赏给各官有差。”{19}阿敏回国后,皇太极在武靖营之野设幄论功行赏,“仍各赏给人口及马牛有差。”这些人作为家奴照顾起居或在庄田上劳作,对后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刷还朝鲜。丁卯之乱后,皇太极敕书朝鲜,允许其刷还边民,但是朝鲜能够刷还的人数确实十分有限。一是由于朝鲜就刷还之事,各大臣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国之为国,以民为本,弃民而为国,未之有也。”{20}有的认为对后金赏之愈厚,其掠之愈数,就像益薪而救火。因此朝鲜没有办法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只能一再要求后金允许其“平值赎掳”。另一方面赎金太高,“一人之价牛马十头,绸端布木水银纸束之价,几至千两,赎者落胆痛哭。”{21}这对于刚经历过战乱的朝鲜人民来说,很少有人能够负担的起。
一系列的战争过后,朝鲜由“事明”转为“奉金”。掳掠的大批朝鲜人口协助后金(清)攻击明朝,由此,朝鲜成为后金重要的军事储备力量。朝鲜每年向后金(清)缴纳岁币,通过互市,后金(清)得到所需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其经济日益匮乏与军事实力日益扩张之间的矛盾,最终为其入主中原奠定坚实的军事与经济基础。
注释:
① 《清史稿》卷二《太宗本纪》,天聪四年夏四月壬子条
② 《清史稿》卷一《太祖本纪》,乙酉春十二月条
③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M]宣祖二十年八月癸未条.
④《清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卷

六、天命四年三月甲申条

⑤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

二、天聪元年二月条

⑥ 《沈阳状启》,丁丑年仁祖十五年三月十三日条
⑦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

二、天聪元年二月乙酉条

⑧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M〕仁祖五年四月甲辰条.
⑨ 李肯翊.《燃藜室记述选编》卷二十

一、第51页

⑩ 李肯翊.《燃藜室记述选编》二十

一、第57页

{11}李肯翊.《燃藜室记述选编》卷二十

一、第55页

{12}李肯翊.《燃藜室记述选编》卷二十

一、第56页

{13}同上
{14}《清史稿》卷二《太宗本纪》,天聪八年三月壬辰条
{15}《清实录·太宗文皇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618jyw.com
帝实录》卷二十

三、崇德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条

{16}《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八,崇德二年八月戊申条
{17}《八旗满族氏族通谱》卷72
{18}《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五十

五、崇德六年三月己亥条

{19}《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

四、崇德二年二月辛未条

{20}李肯翊.《燃藜室记述选编》卷二十

一、废主光海君故事本末之丁卯虏乱

{21}李肯翊.《燃藜室记述选编》卷二十一,废主光海君故事本末之丁卯虏乱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