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景观品赏自然文化景观,提升学生正面情感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7500 浏览:242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纵观中国历代文豪,无一不是熟读儒家经典、文史名著、诸子百家之文人,他们更是游历祖国大江南北,在多少名胜古迹留下他们的足迹,留下他们千古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618jyw.com
流传的诗篇。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就一生功名。行万里路,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给历代文人提供异常丰富的写作素材,也给后人留下无数名篇大作,里面描绘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令人无限神往。我们在教学中遇到此类文章,应适时引领学生从前人描绘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中,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让此类文章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观赏自然文化景观,激发爱国情感

我国历史悠久,自然文化景观、名胜古迹众多。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描写祖国秀丽河山的课文,如《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记金华的双龙洞》《五彩池》《趵突泉》《拉萨古城》等,这些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领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面对这些,怎能不使我们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呢?对于此类文章,教师应布置学生搜集整理相关图文资料,在教学中,让学生交流心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的录像、声音资源,借助精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目的。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特别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而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中,作者让我们领略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也让我们了解圆明园由于侵略者肆意践踏,昔日美景早已不复存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在教学时,教师应以读,以景,以史实,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品读古诗文景象,感悟人生哲理

古诗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古诗,诗人透过描绘自然场景,揭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如二年级下册第二课 《古诗两首》中的 《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昭示我们: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可以转化,甚至发生突变。还有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两首》中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昭示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最后一首,四年级上册第五课中的《游山西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昭示我们: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这方面的古诗,首先要反复读,读中感悟诗意。教师要适当进行范读,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感染学生。理解诗意后还要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诗词内容,还可以再现诗词中所描述的景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另外要紧紧抓住古诗所要表现的意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引起联想,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现作品中的形象,让学生入境悟情,做到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形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出,一泻千里。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享受到美感的熏陶和教育。

三、了解风景名胜,胸怀大千世界

教学之余,我们应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更多地了解各地风景名胜。如让学生阅读有关祖国风景名胜的书籍,搜集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办一期祖国风景名胜图片展览等等。通过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让他们在饱览书中美景的同时,心灵得到山水般清透的洗涤,让神奇的大自然激荡他们美好的情感。

四、随父母外出旅游,亲身感受

告诉学生有机会要随大人外出旅游,旅游既可欣赏风景名胜、让身心愉悦,又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要告知学生外出旅游应关注的几方面,以在游览风景名胜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首先,要注意欣赏名胜风光的奇特。大凡风景名胜,都有众多的人文古迹、奇特的自然景观,而且每一处风景名胜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象。这些神奇灵秀、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人文古迹,有哪些与众不同?从不同角度观察时各是什么景象?你在细心欣赏的同时,将它与其他地方的景观进行比较,便能更深刻地体会它的独特之处。
其次,要深入考究文化遗产的渊源。风景名胜,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况且有的名胜古迹主要就是因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这些文化遗产出自哪个朝代?有什么价值?如果在游览中注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会获得更多知识,对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而且会进一步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三,要多方了解古今名人的传奇。我们的祖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杰出人物灿若星辰,层出不穷。所游览的名胜曾是哪个名人的出生地?哪个名人曾在这里留下典故……我们了解了这些古今名人的传奇,除了会增强对名胜的感知,还能感悟前辈成功的真谛,学习他们的过人之处,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使我们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神奇的大自然与人类有着无以言表的默契,正如《与朱元思书》中吴均所说的“鸢飞立天者,望峰息心”,说的正是自然景观对人的性灵的熏陶育化作用。教科书中描绘自然文化景物的课文向学生呈现了千姿百态的自然世界,面对它们,能激起人的纯洁无瑕的审美感情,净化人的心灵,久而久之,就能使人的性格、气质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与锻炼。面对奇妙的自然文化景观,往往使人产生无穷的联想,激发起美好的社会感情。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此类文章独特的育人因素,引领学生神游书中美景,提升他们的正面情感,深度挖掘景观蕴含的人生百味,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