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课堂教学实践有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若干深思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30203 浏览:1355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保障,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促进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学生发展,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有效创设

一、有效创设,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有效的课堂创设能使课程的导入,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有效的创设包括问题创设,情境创设、知识创设等等。创设应该是有效的,而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如果创设使得课堂的导入,过程变得累赘,多余,那就是一个失败的课堂。
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引入幻灯片显示“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两幅图片,屏幕显示:2010.10.1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宇宙飞船离开地球进入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吗?而这时,教师又开始介绍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的概念,本来学生就对“有理数的乘方”不清楚,再加上还要介绍相关的物理知识,学生更加混乱,有些本末倒置。
中国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二、鼓励参与,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参与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更加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绝对不能只顾自己上课,为完成教学环节而完成,尤其对于“差生”更加应该鼓励其参与。
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章时,我让学生限时解决问题:一个三位数满足的条件是:三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为20,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5,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3倍.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经过几分钟的准备,大部分学生都是用方程方法解决的,正当我准备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时,一个学生想举手又不敢举手,犹豫不决的样子.这是一个平时数学学习很差的学生,也许这次他有什么好的点子.于是,我笑着让他说出他的思路:
学生:十位上的数字最大是3.
教师:为什么?
学生:题目已知中告诉我们,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3倍,如果十位上的数字是4,则个位上的数字就是12了,所以,十位上的数字最大是3.那么,个位上的数字是9,百位上的数字是8,所以,这个三位数是839.(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三、展示教学,开发学生形象思维

以前学习“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这课时,主要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实物操作较少.特别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谁和谁相对、谁和谁相邻,有的同学很难转弯,于是有同学就认为这部分难学或是认为自己笨,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殊不知,人的能力有差异,有的同学空间想象能力强,而有的同学形象思维能力强。
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课前我准备了一些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开始,先让同学们想象,然后通过演示验证自己的想象,此时我发现,很多同学因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而兴奋异常,继续学习的大增.而刚才没有想象出来的同学,通过演示也发现其中的规律,于是频频点头.我心中大喜,以前自己感觉很难讲解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演示,问题迎刃而解了,自己少了解说,而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强,学习效果也特好,一堂课都在学生的欢呼雀跃中度过……临近下课,我把这些展开图放到课代表那里,结果同学们纷纷领取。

四、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创造性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
探究式教学充分考虑探究内容应达到的目的以及应发挥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与研究过程中体会和学习科学方法。
如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开展如下探究: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y=12,①2x+y=20.②(1)方程①、②中的x,y的值相等吗?学生在教师地指导下,我们进行探究(2)①式中的y=12-x,你知道是怎样得到的吗?借此机会教师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交给学生,将在(2)中的代数式带入方程②中的y,这样就可以得出方程组的解。
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有没有什么别的解法,如能否通过消去x解方程等等。

五、师生互动,有效课堂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有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也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是以学生的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并可促进教学相长。教学模式的选择同样是为这一标准服务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或者说措施,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学生没有获得,没有成长,再精彩绝伦的课堂都无法称之为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时建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海教育,2011年第Z1期.
徐香蓉.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2011年05期.
[3]郭红峰.浅议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4]黄晓明.简析初中数学的学与教[N].学知报,2010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