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贯彻落实体育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8481 浏览:26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教会学生运动的方法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育教学 科学发展观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怎样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使我们更加自信地地投入到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教书匠”为“教育家”。

传统观念认为,体育教师只要上好体育课、搞好群体活动、抓好课余训练与竞赛,就可以把这份工作做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了。为此,现代体育教师要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深刻领会和认真实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为己任。

二、体育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体育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善于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反思特殊案例,从而掌握教育好不同学生的策略。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的今天,学习新知识的渠道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师要主动地学习多媒体技术,真正地在教学中完成信息技术整合。让学生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体育教师更要积极参与体育教育科研,在不断的学习研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指导教学实践,把实践经验提到理论的高度,把握体育教学的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三、教师要转变过去“师道尊严”的观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要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化。几千年的封建传统造就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观。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一位教育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感情不能对立。”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其次体育教师要充满爱心,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体育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最后体育教师要有扎实专业的基本功,通过准确大方的讲解示范,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对体育课的热爱。

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置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五、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学观,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首先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包括按时作息、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喜爱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起居、健身、生活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是使人成功的无穷力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掌握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师的责任观,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责任仅仅是教给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所以,体育教师承担着比传授知识、技术、技能更重要的责任,那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体育教师除了要教知识、技术、技能之外,应更多地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水平,学会待人处事,学会与人合作共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代能够承担改造社会重任的人。如果我们培养的人只是身体健康,而缺乏道德,缺乏感情,那么人际关系就会不和谐,这同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及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工作中,做一件事,我都会力争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来规范自己,把它落实到每一个行为中去,让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焕发生命力。
总论文下载中心www.618jyw.com
之,体育教师要不断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与理解新课标提出的健康概念和内容,自觉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陈宁.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
关于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J].中国学校体育.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3]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