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创生文化创生:走向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对话站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5431 浏览:130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从文化视角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审视,认为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在技术理性占主导地位的当代,功利化的驱使导致了两者“二元分离”形态的形成。要实现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真正对话,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同时创生一种平等、自由、的文化对话机制。
【关键词】教育质量 教育研究 对话 二元分离 文化创生
1674-4810(2013)17-0013-02

一、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间本质关系的追问

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关系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有关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关系,不同研究者从各自视角进行了多方探讨,由此促进了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的逐步深入,也因多视角的融合与“争鸣”,引发了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钟摆现象”,即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平衡化”问题,这种现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较为明显,争论也更激烈。
研究者们对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主张,也存在着诸多共识,如“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间的相互融合”、“教育研究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质量的提升有赖于教育研究的进行”等等。在看似颇为和谐的关系中,本质上蕴含着不一致性甚至矛盾性,其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教育研究在议题上是多元的,有些研究具有前瞻性,而有些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教育质量起消极作用。因此,如果不经任何思考和论证,便提出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进行融合并人为地使其相互促进,那么,接下来就需考虑如下问题:(1)教育研究如何才能真正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2)教育质量的提升对教育研究提出了哪些要求?(3)教育研究是否必然会提升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在多大程度上是教育研究发展的结果?
其次,影响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文化基础,以及现代教育的科技基础等。教育研究只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因素,教育研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作用有多大,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在相互影响方面的关系如何等,对这些问题是否简单地“融合”便可解决?
最后,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间各有其自身的文化视域,这种视域有时是相互冲突,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如教育研究可以跨文化地进行,而教育质量的提升则必须要考虑其自身民族性、国民性及本土化特征。对外来研究(不仅仅是教育研究),有的民族或地域不能很好地与之相适应,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抵触、恐惧的心理,甚至有的还持鄙视、自我封闭、仇视等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的真正“融合”呢?一些研究者试图从辩证的观点出发,以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间的统一,这当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事实上二者关系并非是“由此及彼”的简单“融合”关系,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在起作用。
在本质上,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话性关系。这种对话不是“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沟通与交流,不是一种“我—你”、“我—他”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我—我”之间的对话,这种“我—我”之间视野的交融,方可真正实现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间的“融合”。然而,在现实教育实践中,两者之间缺少的正是这种视域的交汇,教育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人文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都缺乏对教育质量的“人文关怀”。当教育研究走进了“塔”,而教育质量还像一位衣衫褴褛的“乞讨者”处于底层时,我们不得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了,这实质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方面的对话,因此,不可把二者间关系简单理解为“融合”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重点课题《国际视野下贵州省残疾学生职业教育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2A089),课题主持人:刘其晴。
教育研究的使命之一是发现教育质量的问题,进而发现提升教育质量的方法与策略。时代呼唤教育研究的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回归,教育研究应该回归到教育质量本身,发现教育实践中的症结,并与之进行真正的心灵对话。然而,在教育实践中,这种双向的、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并不多,教育质量有时被教育研究给遗忘了。因此,教育研究不仅要关注本学科或本领域的研究动态或世界前沿,同时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引领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二、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间“二元分离”现象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相应地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目前不少人对教育深感“怨恨”,如基础教育部分最明显的是幼儿园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不同的孩子在早期教育的起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养育孩子成了不少家庭的经济压力。又如,不少人认为高等教育中经济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按照现在农村的家庭收入水平计算,仅靠农村的家庭收入很难供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针对这种现象,“读书无用论”、“教育无用论”等价值观念日益影响到了人们的教育观念。这种观念如果持续蔓延,不仅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将不利于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综合性提高。而导致人们“抱怨”教育的根本原因其实还直接涉及教育质量,无论是基础教育、中职教育或普通高等教育。除教育机制的原因外,教育研究是否也应承担某些责任?
教育研究不仅要关注教育的理论问题,也要关注教育质量的现实困境。但在现代技术理性占主导的时代,教育研究的功利化趋向日益突出,教育研究成了理性时代的附庸,更多追求物质财富的拥有和享用,教育研究在功利化的驱使下失去了自身的精神家园。这不仅是教育的悲哀,也难以真正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两者间很难实现真正的对话。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之间常形成“二元分离”的形态,两者间未能建立起真正的对话机制,这不仅会直接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将会影响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本身的提升。鉴于此,加强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间的对话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应然选择,同时也是每位教育研究者理应考虑的重要教育课题。

三、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走向对话的文化创生机制

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之间要真正地走向对话,就必须创生一种新的对话机制,即文化创生机制,关注人的发展、平等、自由、等方面。

1.人的发展是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走向对话的核心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教育质量和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有些教育研究,如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法规研究、教育投入研究等,虽然不直接涉及人的发展,但其终极目标仍需回归于人的因素。在某些教育研究中,“人”的因素往往被人为忽略,教育质量问题自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人的发展”在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间文化创生中应置于首位,也应成为这二者开展对话的核心要素与沟通桥梁。

2.创生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间平等对话的文化机制

平等的对话机制即是一种“我—我”关系的对话,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两者间要建立起真正的对话话语体系,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文化机制。教育研究的主体是人,教育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处于一种客体地位,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里的教育质量不错”、“这个地区的教育办得很好”等话语。教育质量经常是根据某些客观性指标或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而进行判断的。但这种判断经常导致人们的质疑,争论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难用一个比较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评价。教育研究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处理其与教育质量间的动态性平衡问题。虽然教育研究对教育质量有着较明显的引领性和启发性,但必须要回归到与教育质量间的平等性对话之中。

3.创生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间自由对话的文化机制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间的“自由”主要是指:教育研究可以从教育现实层面出发,发现教育质量的不足,并可对教育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发表其自由言论。当然这里所谓的“自由言论”并不是一种无中生有或者说是“凭空创造”,而是教育质量中确实存在的“真”问题。相应地,教育质量也必须以一种真诚的态度予以回应,并与教育研究者进行共同的对话与交流,创造出一种自由的、和谐的对话气氛。当然,这种自由气氛的形成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可能会遭遇阻力,如教育研究者深知其教育质量的某个问题,但迫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直接将其揭露,并公之于众,因此只能以某种委婉的话语与其对话。同时,教育研究也可能受到教育质量的批判或质疑,研究者必须常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审视自己的行为。总之,自由对话文化机制的形成是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追求进步与融合的必然选择。

4.创生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间对话的文化机制

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怎么写论文www.618jyw.com
间要展开对话,除内部机制的相互调节外,还需要外部环境机制,如社会政治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支持和协助。其中,创设教育氛围是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间形成对话文化机制的外部保障条件。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的终极目的自然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进步。鉴于此,政府有责任为教育研究创造出更有利的研究条件、吸纳先进教育理念与办学理念、大胆创新教育模式,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全方面提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领域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整体质量还需要不断地提升。为教育研究与教育质量创造出一种的对话文化机制实为促进我国教育进步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黄济、王策

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2~36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98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责任编辑:肖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