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才让未来英才接受英才教育怎么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3850 浏览:87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在学生创造力发展,潜能开发的诸因素中居主导地位,负有不可取代的责任。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教学工作应如何正确对待与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萌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一种宽松的创造环境氛围

学校环境的创造性,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主要包括办学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学校管理、教学方式、环境布置、教学评价体系和班级气氛等因素。其中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应当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操作的观念,提倡崇尚实践、善于实践的教学观念,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乐园。

二、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右脑

大脑的右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的作用,呈现模源于:论文大全www.618jyw.com
拟型,擅长形象思维,故称之为创造的脑。传统教育把语言、数学及理化作为必修课,把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看作是副课,这实际上抑制了右脑的思维能力,所以人们呼吁开发右脑功能。要开发右脑,首先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右脑是可以开发的,右脑的发展关系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次要掌握科学训练右脑的方法,通过右脑主管的左侧身体的动作刺激来达到开发右脑,推动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目的。再次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活动,如左手书法、弹吉它、拉小提琴等来促进右脑的开发。

三、提高理性认识,正确培养,积极引导

从创新意识的萌发到创新能力的形成,表现为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行为则成为二者之间的纽带与媒介。因此教师要掌握创新意识的有关理论,澄清模糊认识,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技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摸索、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不是在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对祖国未来的企盼,吸引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辨析讨论,表达各自不同的看法。如对课文《孔乙己》中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认识,有的认为是性格悲剧,有的认为是社会悲剧,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思维活跃,体会人物的复杂性,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三)鼓励标新立异,启发学生富于想象

要想标新立异,必须破除“常规思维”心理障碍,避免受先前“定势”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沙里淘金,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而且教师在教学中要做标新立异的表率。

(四)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坚定他们投身创造活动的信念

情感是创造的动机。我们必须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自觉克服消极心境、控制不良的能力,使其对创造充满热情并稳定持久。
创造是一种顽强、细致并富有灵感的劳动。要求创造者有坚强的意志。我们应培养学生具有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有主见、有耐心、有毅力。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性格特征,如勤奋、自信、谦虚、细致、探究性等,对创造力起到了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性格特征,如怯懦、骄傲、粗心、墨守成规等则会抑制创造力的发展。在如今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不应引导学生注重分数,而要鼓励学生探索、创造,因为素质比智力往往更重要,它才是学生是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重要标准。

(五)鼓励学生敢于动手,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教师应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实践操作的机会,促进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发展。现代科研材料说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些特殊的最富于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做某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就能使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否则,这些区域将处于沉睡状态。所以,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让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练习活动,加强操作练习,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六)充实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制约、教师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教师指导的得当。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去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学到的知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入了解的奥秘。

(七)表扬激励,维持创造的

学生的勇敢、自信和勤奋是创造型个性应有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多数情况下靠老师适时恰当的鼓励,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喜悦的满足,这需要了解学生积极的想法与独特的设想,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进取心,及时而真诚地给予鼓励。必须在学生完成某项艰苦任务时作适当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是启发式的,不要让学生感觉离开了老师自己就完成不了。
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允许学生申诉,如果学生的意见中有正确的部分,应该及时肯定并接受、采纳。这样就逐渐会形成的气氛。气氛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必备条件。这对于受封建意识影响极深的民族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总之,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学校和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视为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自觉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敢于开拓,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为祖国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