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巧用巧用学生资源试述试述有效提升道德课堂学年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6962 浏览:201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学生资源一般是指在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或表现出来的、可被教师利用并有利于教学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等。
关键词:道德课堂 提升 资源
1672-1578(2013)05-0211-01
1 巧用已有知识,从现状中开发课程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世间的一些东西有了自己的看法,对于他们每天学习的内容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有些会有着一定的认知或生活经验的基础。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要巧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一课时,笔者这样设计:上课伊始,用汉字作比喻引入倒数。指出: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把“杏”字上下颠倒成了什么字?“吴”呢……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为另一个数,“”倒过来呢?“”倒过来呢?这就是倒数,然后板书课题。接着,笔者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什么叫做倒数,学倒数有什么用,求倒数的方法是什么……于是,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用处和方法。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打开课本自学倒数的意义,自学后学生没有了疑问,然后笔者就放手让学生举例加以证明,学生众说纷纭,有的以真分数为例,有的以假分数为例,有的以带分数为例,有的以小学为例……直到最后讨论了有关1和0的倒数问题,学生的交流中包含了教材中的例子,但全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把找倒数的方法融入其中。
2 巧抓问题,从提问中捕捉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的,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的关注和利用,而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正是学生学习兴奋点和关注点的体现,教师只要抓住这些“提问”加以引导,就可以引发更深更广的问题,就会产生出奇不意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后中笔者出了这样一个练习题:小芳的妈妈每月收入723元,爸爸收入854元,(1)小芳家每月生活费需要1100元,每月可以结余多少元?(2)请你算一算,如果想用结余的钱买一部是1080元的手机需要攒几个月?当学生算出每月结余的477元后,再去思考第二个问题时,教室里一片安静,正当大家陷入沉思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1080除以477我们没有学过,算不出得数。”有一些同学也随声附和:“对,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没学过。”这时,笔者抓住学生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对呀!这道题明明超出了教材的范围,他为什么还要出呢?”学生停顿了一下,“是不是不用除法也可以解决呢?”我进而启发学生,加快了学生的思维,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学生1:“我不用除法,用加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477+477+477=1431(元),1431元大于1080元,我加了三次说明得用三个月。”学生2:“我用减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1080—477—477=126(元)这126元是攒了2个月后,还差126元,不够买,需要再攒一个月,所以需要3个月。”还有的学生用477×3=1431(元),要攒3个月。“你们太了不起了,发明了这么多新的解题方法,像这样把不会的问题转化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思想’相当于武林绝学——转移大法”听老师这么一说,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情感十分投入,求知欲、兴趣、自信心等都得到了培养,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使课堂呈现出人文之美,这正是道德课堂所要追求的实质。
3 巧借“另类”,从过程中生成课程资源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思维的真实反映,随着教学的推进,教师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活动,师生活动融合在一起,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努力创造出来的“东西”有可能是另类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要把它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如在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中,在练习时,412-97,绝大多数学生都用了学过的简算方法:412—97=412—100+3=315,但也有个别学生这样算:412 —97=412—100—3=309,笔者就问学生:“412减100之后,是加3还是减3?”然后同学们通过辨析交流,达成一致:多减几的要加回几,所以多减了3就要加上3.
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的方法比他们都简单。”笔者就接着问:“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算法写在黑板上。”他得意洋洋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412—97=100+312-97=315.他刚写完,就有几个学生在下面说:“老师,他这种方法不就是计算吗,一点儿都不简单,怎么能算简算呢?”听同学们说完,他有些不好意思,笔者仔细观察了黑板上的算式,用鼓励的眼光看着那位同学:“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的方法比他们的方法简单在哪儿?”他说:“我想,把412分成100加312,然后用100减97等于3,3再加312等于315,这样就不用考虑是加3还是减3了,以免出现错误。”笔者点了点头,对全班学生说:“现在你们认为这种做法好不好呢?”“好”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太棒了”笔者一边说一边鼓起掌来,学生们也跟着鼓起了掌,接下来,同学们又提示他改正了简算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把板演的内容改为:412—97=100—97+312=315,或412—97=312+(100-97)=315。最后学生们进行了讨论交流,认为只要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都可以采用这种简算方法。
由此可见,把学生的“另类解答”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是真实的课堂教学的手段,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原因,总结规律,学到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己改正错误的能力,这正如恩格斯所说:“要明确地掌握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亲身的错误中、从亲身经历的痛苦经验中学习。”课堂上学生创造出来的“东西”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财富”,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生成课程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并且通过交流学到了别人的方法,还认识了新的朋友——小括号。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的差异,是学习情况的真实反映,它既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收获,也反映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把学生探索的结果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