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期通俗史学述论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5020 浏览:174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通俗史学”一词自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已经逐渐为学术界所接受和采用。通俗史学是为了适应历史知识传播的需要,采用各种浅显易懂、轻易理解的方式来对历史知识进行加工改造,以达到普及历史知识的目的。对历史知识的加工改造,是在严格的历史学的规范下所进行的。史学是其本质特征,通俗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历史学家有两项任务,一是历史学的学术研究,二是历史知识的普及。对于历史学家来说,二者是同样重要的。而对于通俗史学的研究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实践意义。本文选择20世纪上半期的通俗史学为研究对象,对于这一时期的通俗史学进行初步的研究,并且选择有代表性的历史学家进行个案分析。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通俗史学概论》,需要对通俗史学的内涵进行严格的界定以避免史学与文学相混淆。通俗史学的基本特征有二:科学性和通俗性。中国古代的通俗史学开端于宋,明代则是通俗史学发展的高峰时期。第二章《20世纪上半期的通俗史学述论》,20世纪上半期的通俗史学,是新史学范式下的新型通俗史学,而历史教育的变革、口语文学的提倡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则对通俗史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上半期的通俗史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历史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并且在编纂上有不少值得重视的特征。但是,这一时期的通俗史学还是存在着不少缺陷和不足之处。第三章《新史学范式下的通俗史学——以梁启超、吕思勉、顾颉刚、黎东方为个案》,20世纪上半期的历史学家,大多都是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事历史知识普及工作,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梁启超、吕思勉、顾颉刚和黎东方可以看作是新史学范式下从事通俗史学工作的代表人物。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通俗史学创作》,论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在通俗史学方面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一贯重视历史知识普及工作,并且编纂了很多通俗史学作品,对于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争取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关键词】:通俗史学新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20世纪上半期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6-7ABSTRACT7-11绪言11-14第一章通俗史学概论14-41第一节何谓通俗史学14-29第二节中国古代通俗史学的发展历程29-32第三节为何要研究通俗史学32-37第四节通俗史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37-41第二章20世纪上半期新型通俗史学的产生、种别、撰述特征和主要缺陷41-97第一节20世纪上半期新型通俗史学产生的条件41-61第二节20世纪上半期历史通俗读物的分类及扼要先容61-83第三节20世纪上半期历史通俗读物的撰述特征83-92第四节20世纪上半期历史通俗读物撰述的主要缺陷92-97第三章新史学思潮影响下的通俗史学创作97-153第一节梁启超历史知识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97-109第二节吕思勉的通俗史学成就109-125第三节顾颉刚的通俗读物出版活动125-137第四节黎东方与“细说体”历史通俗读物137-153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通俗史学创作153-186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知识普及工作概述153-163第二节范文澜、吕振羽对通俗史学的贡献163-171第三节许立群的《中国史话》和胡绳的《二千年间》171-179第四节吴晗的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述论179-186结论186-188参考文献188-195附录195-199后记19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