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中国财政政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24147 浏览:1084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接受西方宏观经济学观点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宏观调控理论的研究大都着眼于国家内部或单边主义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分析。20世纪90年始,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国际经济事物当中,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外部性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不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国内改革和融入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提高周边国家和全球经济增长率、保证世界经济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中国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全新领域。因此,中国当前介入国际经济事务过程中所奉行的经济理论和执行的财政、货币政策面临重大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多数研究仍然处于消化和应用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偏重于微观层面应对单一冲击或实现单一目标的对策研究,没有过多地突破传统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在解释现实经济运行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对客观存在多年并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做出系统的经济学分析,二是忽视了在宏观层面通过合作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国际经济协调政策研究。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的过程中,一直积极介入不同层次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这种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下,在这种国际经济协作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理论特别是宏观调控理论也正在不断丰富和形成,在“和平崛起”这一指导原则提出之后,研究崛起的中国将对区域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产生什么影响、周边国家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中国以及如何在崛起过程中保持和同等一系列问题,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学术界理论研究中国的重点。作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中国财政政策将在政府采购、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税收、国债发行等几个方面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研究和探讨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的这些变化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牢牢围绕这一主题,探讨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协作对中国经济特别是财政运行的影响,并针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从财政政策调控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措施。第一章从回顾亚当·斯密创立财政学开始,阐述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国家干涉主义、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蒙代尔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研究、国际财政研究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理论的研究,以为|教育论文网|目前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政策的研究的范围已经逐步扩展到国家以外。因此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战略和“和谐世界”新理念对财政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财政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第二章应用博弈理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各种层次的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不断扩大的新背景下,并没有一个超国家政府的权力存在,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政策不再由纯经济理论所决定,而是受到各个介入方的影响,是所有国家进行博弈的结果。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经济协作过程中尽管始终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实力不同的大国和小国都可以通过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实现帕累托改善,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还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地区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方面转变和实践,阐述了不同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的协调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第三章首先回顾了日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财政政策,对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日本在介入国际政策协调、应对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的冲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由于日本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崛起的亚洲国家,又是中国的近邻,其发展的轨迹以及介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鉴戒;其次回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的协调措施。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非洲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安排,因此欧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其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财政税收安排对中国当前研究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这一章的最后总结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来世|教育论文网|界各国的税收调整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新趋势。第四章首先比较了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崛起的异同点,中国经济崛起将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也会形成更大的冲击。因此中国实施“和平崛起”战略,无意于在经济实力壮大过程中寻求霸权或支配世界事务,而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贸易和投资的发展等和平手段来获取世界资源,摆脱国内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和社会矛盾的困扰,并通过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为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机会而不是威胁;其次,重点论述了“和平崛起”战略对中国制定财政调控政策、介入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的指导作用,以为|教育论文网|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对周边地区和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实践使中国财政调控能力日益增强,各种财政调控措施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首先阐述了WTO的主要原则和WTO框架下的博弈格式|教育论文范文|、中国在WTO中的地位以及中国介入WTO的利益,然后在分析加入WTO对中国财政运行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WTO框架下财政政策调整策略,主要是关税水平逐年下降、出口退税政策的优化、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化以及履行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承诺等等,还分析了中国介入多哈回合谈判过程中的策略和谈判过程中一些与中国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调整效果。第六章论述了区域合作框架下中国财政政策的转变与创新。在回顾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安排、中日韩经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介入区域协作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提出了中国介入区域经济协作的应对措施和财政安排。中国应该以亚洲为依托,积极介入各种层次的区域经济协作。财政政策方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国家内部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探讨建立亚洲区域经济协作补偿机制,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和政策的跟踪监测,协调好国内外政策的操纵力度和方向,减小区域合作的阻力等等。最后从财政收支的角度,扼要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远景|教学论文范文|及其对未来中国财政收支产生的影响。第七章系统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实践和财政理论的发展,一是改革开放后的赤字预算的实践和财政平衡理论的变化,充分利用公共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气力|教学论文范文|办大事,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府经常性支出要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增加教育、健康和扶贫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二是关于国债的熟悉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债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巨大作用。对国债功能的熟悉,由单纯弥补财政赤字,到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资金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对国债运作的熟悉,由临时性偶然操纵到长期持续运用。回顾了1981年以来,我国国内债务发行经历了重大变化以及重新启用国债、举借国内外债务的重要作用。三是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四是通过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措施有扩至公|教学论文网|共消费支出,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增进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调整现有的外资税收政策,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外资利用水平,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出口与入口贸易的平衡发展等。第八章从调节内外平衡出发,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问题。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的协调应该以保持经济的内外平衡为终极目标,当前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进行积极调控。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面,要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和组合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组合,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要从加入WTO后介入世界产业分工的高度,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第九章探讨了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当前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中国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活动|教育教学论文|能力和保护市场的能力均面临着严峻挑战;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步伐缓慢,尚不能满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本身就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很多不利影响;外资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输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知识产权纠纷加剧;国际资源争夺白热化:跨国公司“攻城略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强势压力等等。经济全球化还对中国地方财政运行产生较大压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和地方财政的融资困难,因此应尝试地方政府举债,加强地方财政特别是加强财政融资能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妥善应对挑战。当前中国应该利用WTO体制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具体的应对措施一是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开放应对开放中的危机;二是全面融入多边贸易体制,介入WTO规则的制定;三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分散国家经济风险;四是充分利用WTO救济体系与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正当经济利益;五是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推行全球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观念。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财政安排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改进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政府行政控制能力以控制经济风险;第二,把支持自主创新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政策目标;第三,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功能;第四,运用针锋相对的策略,灵活应用关税、非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应对来自各个方面滥用反倾销、限制入口、技术壁垒和环保壁垒条款:第五,注重零关税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关键词】:国际经济协作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财政政策
【论文提纲】:摘要2-7Abstract7-19导论19-32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9-25(一)不断深化的国际经济协作是本篇论文选题的背景19-20(二)选题的意义20-25二、论文中主要概念的厘定25-27(一)国际经济协作25(二)经济全球化25-26(三)区域一体化26-27三、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分析框架27-28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不足之处和后续的研究28-32(一)博弈分析方法28-30(二)提出“国际经济协作”的概念30(三)在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研究中国财政政策30-31(四)本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31(五)后续的研究31-32第一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文献回顾32-62一、财政调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3-44(一)财政学创立初期的德国国家干涉主义财政理论33-35(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宏观调控理论35-37(三)反政府干涉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7-39(四)国际财政理论研究进展39-44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44-50(一)经济全球化理论44-46(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46-47(三)新地区主义47-50三、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模型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外溢性50-55四、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理论研究以及公共财政政策框架55-62(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使财政理论的创新进入崭新的阶段56-57(二)积极财政政策丰富了中国开放条件下的财政理论实践与研究57-59(三)“和平崛起”战略要求财政政策必须具有全球视野59-61(四)建立适应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框架61-62第二章国际经济协作是各国介入全球经济博弈的最优策略62-89一、一个简单的两国博弈模型64-70二、两国博弈模型的分析70-77(一)实力较小的国家的博弈策略72(二)实力较大的国家的博弈策略72-73(三)多个国家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分享政策协调收益73-77三、国际经济竞争中博弈策略与政策协调实践77-89(一)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博弈分析78-80(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80-89第三章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89-114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效果评价92-102(一)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93(二)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增长模式转换和财政政策调整93-95(三)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日元的升值95-96(四)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96-98(五)20世纪90年年代日本财政政策失误及其后果98-102二、欧盟财政、税收政策的协调102-109(一)欧盟的区域协调政策安排102-103(二)欧盟的税收协调安排103-109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税制改革趋势109-111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新进展111-114第四章“和平崛起”战略与财政政策调控能力的增强114-133一、“和平崛起”战略综述114-118二、中国经济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渠道和程度118-122(一)贸易和金融是中国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渠道118-120(二)中国经济崛起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程度120-122三、中国财政政策理论和实践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22-133(一)中国财政调控能力逐渐增强,积累了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123-126(二)财政理论的日益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26-128(三)财政政策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中国的经济运行128-133第五章WTO框架下的国际经济博弈格式|教育论文范文|与中国财政政策133-160一、WTO框架下的国际经济博弈格式|教育论文范文|分析133-140(一)WTO的互惠原则135-139(二)介入WTO博弈的是每个成员国及其组成的利益同盟139-140二、中国在WTO框架下的地位及利益所在140-145(一)中国在WTO中的地位:发达“小国”和发展中大国141(二)中国在WTO中发挥的作用应该与地位相适应141-144(三)中国加入WTO的利益所在144-145三、WTO框架下中国财政政策的调整145-156(一)加入WTO对中国财政运行的直接影响146-147(二)加入WTO以后的财政政策调整147-150(三)多哈回合谈判期间中国的态度以及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150-154(四)多哈回合的失败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未来的对策154-156四、WTO对外汇事务的规定与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156-160(一)WTO对外汇事务的规定156-158(二)中国加入WTO有关外汇问题的谈判情况158(三)美国的指责是对WTO多边规则的误解158-159(四)中美贸易赤字增长的主要原因159-160第六章区域经济协作框架下的中国财政政策转变与创新160-181一、我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协作水平不断提高161-171(一)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明显提高162-163(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163-166(三)以中、日、韩合作为中心,推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166-169(四)“上海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169-171二、当前亚洲区域经济协作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和中国的应对策略171-179(一)中国的静态经济收益、动态经济收益及非经济收益172-173(二)积极介入WTO各项事务和世界经济议题化进程173-174(三)增强在东北亚经济协作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174(四)中国积极介入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次区域经济合作174-176(五)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探讨更紧密的经济一体化安排176-177(六)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177(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国内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177-178(八)探讨建立亚洲区域经济协作补偿机制178-179三、关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远景|教学论文范文|分析179-181(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179(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出口的促进作用179-180(三)中国出口增长比较快的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180(四)财政收入小幅增加180(五)入口产品的降低会导致国内水平的下降180-181第七章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下的中国财政政策实践与对策181-199一、改革开放后的赤字预算的实践和财政平衡理论的变化181-185(一)充分利用公共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气力|教学论文范文|办大事183-184(二)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84(三)政府经常性支出要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184(四)完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扩大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184-185二、国债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巨大作用185-189(一)对国债功能的熟悉发生根本变化185-186(二)对国债运作的熟悉,由临时性偶然操纵到长期持续运用186(三)国债发行经历重大变化186-187(四)重新启用国债、举借国内外债务187-188(五)对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的熟悉188-189三、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189-194(一)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189-191(二)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活力191-193(三)入口关税与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193-194四、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194-199(一)扩至公|教学论文网|共消费支出,促进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195-196(二)调整外资税收政策,提高外资利用水平196-197(三)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出口与入口贸易的平衡发展197(四)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扩大内需,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197-199第八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199-223一、内外平衡的基本含义200-201二、国内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综述201-208(一)基于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析202-203(二)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203-204(三)国内对当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综述204-205(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实证分析205-208三、财政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208-214四、外资流入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4-217五、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建议217-223(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218-219(二)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19(三)及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紧搭配取向219-220(四)建立和完善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宏观调控体系220-221(五)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221(六)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221-223第九章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下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223-254一、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因素224-228(一)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225(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225-226(三)中国控制生产要素活动|教育教学论文|和保护市场的能力均面临着严峻挑战226-227(四)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步伐缓慢227(五)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227-228(六)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弱228二、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228-235(一)经济全球化本身就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很多不利影响229-230(二)外资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230-232(三)国际金融市场动荡232-233(四)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输入233(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新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233-234(六)知识产权纠纷加剧234(七)国际资源争夺白热化234(八)跨国公司“攻城略地”234-235(九)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强势压力235三、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国地方财政235-240(一)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235-237(二)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地方财政的融资困难237-238(三)尝试地方政府举债,加强地方财政融资能力238-240四、对中国财政风险问题的熟悉240-241五、利用WTO体制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241-246(一)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开放应对开放中的危机242-243(二)全面融入多边贸易体制,介入WTO规则的制定243(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分散国家经济风险243-244(四)利用WTO救济体系与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正当经济利益244(五)推行全球共同安全、同时安全和可持续安全观念244-246六、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财政安排246-254(一)加强财政调控,提高政府控制能力,控制经济风险246(二)把支持自主创新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政策目标246-248(三)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功能248-249(四)运用针锋相对的策略,应对来自各个方面冲击249-250(五)关注零关税的影响,保护本国经济和本国市场250-254参考文献254-264后记264-26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