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革新点滴谈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15016 浏览:680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时下,教坛论革新教学论文已不是时髦的话题,“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也谈不上什么新名词,但笔者近期通过几堂优质课的观摩,却抑制不住有几句话要说,一堂较为成功的优质课,首先,要在教师自身素质上做文章,其次,要看是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再次,要大胆地对“公堂审案式”教学说一声“革命”。本论将拟以这三个方面切入,谈点课改感受,籍此以抛砖引玉。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要留意三大“填充题”

一节课下来,是吃力还是轻松,当首推教师口语教学的操纵与运用了。很多教师对此却熟悉不足,笔者以为这是教师要予以注重的“填充题”之一。教学说高雅一点,就是一门表演艺术,它是表演者(教师)与欣赏者(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进行的一种情感交流活动。学生乐于在愉悦中接受知识,获取经验,陶冶情操,这是事实。
课堂教学用语要动听动听、畅通、缜密,要给学生以明了的感知。“快而稳定,慢而不断”,幽默风趣,这样的用语才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这里顺带提出,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还要养成良好体态语的生活习惯,试想,一个眼神、一种手势、一种姿态、一种表情,如能运用得恰到好处,不是也能收到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效吗?教师素质的养成第二大“填充题”是:对“通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答非所问,问与答有偏差,或答中出现闪光点等情况,此时,教师应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通变”的能力,善于根据实情转变你的教法、问法、乃至调整你的构思,修正你的课题任务。可惜,我们有些教师原则性太强,对学生中答不对点现象大加否定,取一棒子打死的态度,其教学效果难见成效。我浅析产生此种现象的理由有三;一是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性质、目的、乃至要求不明,熟悉不足,把知识点看成是死东西,进而凝固起来,二是教师备课还不够充分,思路不缜密,观摩不细致,没有考虑到“意外”的应变措施,三是教师自身底气不足。以这三点出发,往往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出现与素质教育相左的倾向。以此推之,教师应经常“充电”,储蓄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具备一江活水的能量。
与教师素质养成相关的第三大“填充题”是:教师应积累较为丰富的生活知识。可以这样假定,课本知识源于生活,生活知识是为解决实际不足应运而生的,那么不丢脸出,一位生活知识狭窄、浅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旁征博引吗?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吗?会触类旁通吗?结论是:教学必然缺乏生气。

二、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如何评价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其关节点何在?目前,“主题论”已成为大家的一种共鸣,但实地考察,有很多教师在论述上却吃不透这一精神实质,实践上却不得要领,在他们的意识中最少有三大误区凸现。其一,或以为我在讲授中,亦采取了提问、引导、启发、有读写结合、讲练结合,这便是“主体”体现,将“主体论”形式化、刻板化。其二,或教学思路还被封锁在传统的观念之中,文科打不破主题、特点、结构的僵化方式,理科则抛不下概念、定理、定义这些宝贝,在教法上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其三,或把教学狭窄地理解为教与学的简单相加,什么师生互动,什么讨论式,在他的眼里统统视为“花架子”,中看不中用,有了这样的心态,你的教学难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或将“满堂灌”捧为上宾,如何走出误区,可否以这几个方面摸些路子。一是课堂上充分地让学生去感受知识点,说出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教师则处于点拨的位置,或在评价学生过程中逐步的纠正、完善、丰富知识,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索,激发学生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二是要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养成师生互动的习惯,由于教学终极的落脚点、归宿是学生,教师切不可一上台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三是教师的提问切不可将形学生圈得太死,圈死了,师生双方都放不开手脚,提问要贴近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生活范围,拔高了问,即是白问,或只面向部分高材生,主体还是体现不出来。四是要善于发掘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开局不要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学生有畏难情绪,要做到由易到难、层层展开。五是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投入,师生间的感情沟通了,贴近了,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就有了想体现的,“主体论”
的基石也就夯实了。

三、对“公堂审案式”教学的“革命”

所谓“公堂审案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程序有教师问、学生答,通过问答,导入课题,步入中心,得出结论。这种神似“启发”式的教学,教师俨然就是一为法官大老爷,目光灼人,字句落地有声,逻辑推导滴水不漏,学生则处在被告席上。试想,学生在强制压抑的空间下学习,往往会做出不懂装懂的样子,不会走近你,有问不敢提,满腹疑问不得解答,他怎么能学好知识。当今,课堂教学大倡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同学生对话,不仅做老师,更多的是去交朋友。这样看来,这不仅仅是教学态度的不足,难道不也是值得一倡的课堂教学策略吗?象“微笑教学法”、“探讨性学习”、“知识再生教育法”、“情感知识迁移法”的不断涌现,就是在这种教学态度下,教学理念转变的一种教学新潮的革新教学论文走向,对此,笔者就不想投入过多的笔墨进行论证了。
单位:江西九江县城子镇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